每日一穴曲鬓穴常用于治疗中耳炎,颞颔

导读:曲鬓穴归属足少阳胆经,有治疗呕吐、偏头痛、齿痛、目赤肿痛等作用。曲鬓穴的位置:耳前鬓角发际后缘的垂线与耳尖水平线交点处,详见本文图解曲鬓穴的准确位置图及穴位疗法。

位于人体的头部,当耳前鬓角发际后缘的垂线与耳尖水平线交点处。

在颞肌中;有颞浅动、静脉额支;布有耳颞神经颞支。

经穴名,属足少阳胆经,足太阳、少阳之会。别名:曲发穴。胆经经所在此化雨而降。(1)曲鬓穴。曲,隐秘也。鬓,鬓发也,既为肾气所主之物又为血之余,此指穴内气血为水湿而性温热。该穴名意指胆经经气在此化雨而降。本穴物质为悬厘穴传来的天部寒湿水气,在本穴的变化为化雨而降,所降之雨虽与天部气血相比而为寒湿,但仍为温热之性,故名。

(2)足太阳少阳之会。本穴虽为胆经之穴,但其气血的运行变化是受膀胱经外散的寒湿之气而表现为冷降收引,故为足太阳少阳之会。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寒湿水气,性温热。由天部冷降后化为地部经水。降浊除湿。

偏头痛,颔颊肿,牙关紧闭,呕吐,齿痛,目赤肿痛,项强不得顾。

现今常用于治疗中耳炎,颞颔关节痛。

曲鬓穴配太冲穴、下关穴、合谷穴治头痛、口噤不开;曲鬓穴配太冲穴、风池穴治目赤肿痛。

《甲乙经》:“足太阳、少阳之会。”《千金方》:“曲鬓、冲阳主齿龋。”《大成》:“主颌颊肿,引牙车不得开,急痛,口禁不能言,颈项不得回顾,脑两角痛为巅风,引目眇。”

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曲鬓穴,向后平刺0.5-0.8寸。

曲鬓穴,艾条灸5-10分钟。

(1)对血液流变学影响:针刺曲鬓穴,能明显改善细胞聚集状态,降低血粘度。(2)对脑血流图影响:针刺本穴可使脑血流图平均波幅增高,流入时间缩短。

目前+人已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pkd.com/wadwh/154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