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耳朵不小心进了水,该怎么办
妈妈是不是发现,平时给宝宝洗头洗脸的时候,宝宝头一侧,很容易耳朵就进水了。此刻手忙脚乱,应该如何是好?医院新生儿科专家给您支几招!
不及时处理的后果?妈妈在给宝宝洗澡时,洗澡水总是很容易进入耳朵内,液体常在宝宝的中耳积聚。另一种情况是感冒后,有些液体常在中耳积聚,如果细菌感染这些积聚的液体,很容易就引起耳朵疼痛、宝宝哭叫不安、发热等症状,容易导致急性中耳炎。
人体的外耳与中耳以鼓膜相隔,在中耳腔内,有一条管子通往鼻咽部,称咽鼓管。婴幼儿期,咽鼓管短而直,而且管径较粗,因此更加容易感染。由于妈妈喂养姿势不当或乳汁流出过急,而宝宝来不及吞咽,乳汁可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急性中耳炎。
耳朵进水怎么办?1
促使水一侧流出
宝宝耳朵进水,应先将宝宝侧躺着放于自己的大腿上,使进水一侧的耳朵向下,用手掌紧压宝宝的耳根,然后快速松开,连续数次,将水“吸”出来;或者用手指轻轻按压宝宝的嘴唇,诱使其做张嘴动作,反复数次,以便活动颞下颌关节,促使水从外耳道流出。
2
拭干耳内水分
紧接着固定宝宝的头部,用消毒棉签伸进宝宝耳朵约1厘米旋转,将水拭干。若宝贝不配合,千万不可强行掏耳,否则会有鼓膜穿孔的危险。可待宝宝睡着,医院请专业护士处理。
如何发现宝宝中耳发炎了?发烧:宝宝连续3天发烧37.5℃以上,吃了药烧却持续不退时,就要考虑宝宝有患中耳炎的可能,要尽早去耳鼻喉科检查。
挠耳朵:如果宝宝不断地摸耳朵、挠耳朵、揪耳朵,要想到他是不是患了中耳炎。
摇头:当发现宝宝躁动不安、摇头,要想到他耳朵可能不舒服。
哭闹:孩子突然变得烦躁,爱哭,而且夜里总是睡不好觉,这时要立即带他去看医生。
耳朵积水:当发现有黄色分泌物流出的时候,就要注意了。
听力不好:鼓膜里有渗出液会导致听力下降。如果你发现宝宝对你的召唤反应迟钝,叫他几遍也不理睬,要赶快带他去耳鼻喉科检查
宝宝躺着哭或喂奶易得中耳炎?躺着哭或是平着喂的姿势都不利于孩子健康,甚至可能导致他们患上中耳炎。当宝宝平躺着哭时,眼泪和鼻涕很难顺利流出体外,再加上体内内压增大,因此眼泪鼻涕很容易堵到鼻腔和嘴巴里。而且,鼻腔的黏膜与耳咽管、中耳腔的黏膜相连,反复积蓄的液体很可能会流到耳廓里,与分泌物、脏东西聚在一起滋生细菌,导致耳朵发炎。
“特别是孩子感冒时,免疫低,鼻涕也比较多,如果不加以注意,更易患上中耳炎。”在给宝宝喂奶时,也不宜让宝宝经常平躺着喝奶,否则奶汁很容易跑进鼻咽腔,经咽鼓管进到中耳,引发炎症。“抱着给宝宝喂奶时,最好让他的头稍微比身体高点,在床上时可以用东西把头垫高一点,角度最好掌握在45度左右,这样奶汁容易咽到肚里。”
如果发现宝宝鼻腔内有堵塞物,最好用棉签先将其清理干净,再喂宝宝吃东西,否则可能会导致食物呛到宝宝。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pkd.com/wahl/5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