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儿童听力下降,早期干预治疗分泌性中耳

医师简介:吕超,医学博士,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烟台分会秘书,省康复医学会内窥镜委员会委员,从事耳鼻喉科专业20余年,医院进修学习,发表SCI论文3篇,获省级科研成果3等奖一项。临床经验丰富,尤其擅长耳鼻喉头颈肿瘤诊断治疗,对鼻炎、鼻窦炎、中耳炎等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分泌性中耳炎也称为卡他性中耳炎。因为其病变往往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有关,临床医生有时也称为咽鼓管阻塞等。分泌性中耳炎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会造成永久性听力下降,是儿童听力障碍的重要杀手。婴幼儿时期正是学习语言的好时间,如果因听力困难造成语言学习障碍,将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心智发育。那么,应如何应对分泌性中耳炎呢?带着这一问题,记者采访了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吕超。

“感冒”症状需警惕

  据吕超介绍,分泌性中耳炎按病程的长短分为急性和慢性,病程到达8周以上者为慢性,成人或小儿均可发生,学龄前儿童更易发病。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最常见的病因为咽鼓管堵塞,由于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包括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急性咽喉炎等),致使与鼻、咽邻近的咽鼓管发生炎症,从而引起咽鼓管阻塞、功能障碍。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主要是由于急性中耳炎治疗不力、不彻底(如抗生素使用时间过短),或分泌性中耳炎反复发生或者儿童腺样体肥大压迫咽鼓管口而引起的,中耳积液如果不及时治疗,也会引起鼓室粘连。

“由于儿童不会主诉,所以较小儿童的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往往不能得到及时治疗而转变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在出现了明显听力损失后才被大人发现。”吕超举例说,今年6岁的佳佳每天早上起床后都会打好多喷嚏,连带一串长长的浓涕。有一天妈妈无意中发现她看电视时会将音量开得很大,便带她去做了听力测试,结果显示听力明显下降。医生说佳佳是腺样体肥大引发的分泌性中耳炎,需做手术切除腺样体才能挽回听力。

  吕超介绍说,儿童患者的分泌性中耳炎主要是有耳痛、耳鸣(耳内有响声)时才可能注意到。小儿患者不会表达,在上呼吸道急性炎症情况下,如果出现常欲抓耳朵的情况,说明耳部不适或疼痛,需要引起特别重视,以免延误治疗时机。对于病程较长的儿童,可能出现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呼之不应等听力下降表现。所以家长一定要及早察觉孩子的行为,发现异常及早带孩子到耳鼻喉科治疗。

对症治疗是关键

  吕超表示,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不及时会导致鼓室硬化、粘连性中耳炎、胆固醇性肉芽肿等继发疾病,应当根据具体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治疗原则主要是解除病因、改善咽鼓管功能、清除鼓室积液。对于急性分泌性中耳炎,要针对病因治疗,其中特别要考虑到治疗上呼吸道炎症,应该使用头孢类或者青霉素类抗生素治疗至炎症消退。有必要使用滴鼻药,如呋麻滴鼻液等,但一定要注意使用时间限制,使用时间过长可导致药物性鼻炎。对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病因治疗有助于提高疗效,减少复发。如果儿童有腺样体肥大,应行腺样体切除手术,如果有鼻炎、鼻窦炎、扁桃体炎、咽炎等,应当同时积极治疗这些疾病。鼓膜按摩以及咽鼓管吹张治疗对于鼓室负压及积液十分有效,可以去专业耳鼻喉科治疗,也可以买咽鼓管吹张器自行治疗。对于有鼓室积液者,可以采用鼓膜穿刺、鼓膜切开或置管等治疗方法。

“需要提醒的是,部分家长喜欢代购日本的滴鼻药水,认为没有副作用,其实日本的一些滴鼻药里同样含有血管收缩剂,使用时间过长可导致药物依赖及药物性鼻炎,使用前务必请专业医生过目。”吕超表示。

要学会科学擤鼻涕

“由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与上呼吸道感染、鼻腔疾病、咽喉疾病有关,因此,积极治疗、预防这些疾病,能够预防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吕超表示,儿童感冒后一定要及时治疗。

  同时,吕超建议,掌握正确的擤鼻涕方法对预防分泌性中耳炎大有益处。成人与较大龄儿童要交替将左右鼻翼压向鼻中隔,不要用手捏紧双侧鼻孔同时擤涕,以免增加鼻、咽部压力,不让鼻腔或鼻咽部的感染因子进入咽鼓管;婴幼儿感冒后,家长应该用干净手帕或餐巾纸帮助其轻轻地揩去鼻涕等分泌物,最好是用吸涕器吸出。









































白癜风患者能否服用金霉素软膏消脂肪粒
白癜风患者能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pkd.com/wazz/847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