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妈妈头疼的婴幼儿急性中耳炎
导语:婴幼儿急性中耳炎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发病率在临床上仅次于感冒,也是感冒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很多妈妈可能会有这样的疑惑,中耳藏在耳朵里头,病菌是怎么跑进去的呢?
答案很简单:人的鼻咽部与耳部是通过咽鼓管相连的,婴幼儿的咽鼓管特别短,又比较宽而扁平,管口常呈开放状,而且正好与中耳相通,鼻咽部要是发生细菌或者病毒的感染,就容易通过咽鼓管感染到中耳,引起炎症反应。引起急性中耳炎的细菌常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引起急性中耳炎的病毒常为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尽管病毒也可以导致中耳炎,但总的来说,急性中耳炎仍以细菌感染为主。
急性中耳炎患儿表现中耳炎不像感冒发烧,一下子就能看出来。有的宝宝还小,不会明确表示“耳朵疼”,家长便不容易察觉。
对于不能说话的孩子,不停地抓耳朵、拽耳朵、蹭耳朵或揉耳朵都可能表示耳朵疼痛,与此同时,孩子伴有啼哭不止,发热,拒绝吃奶等症状,较大一点的孩子会主动说“耳朵疼”,“听不清爸爸妈妈说话”等,如果伴有鼓膜穿孔,还可能见到脓性黏液分泌物流出耳外,出现以上情况时,家长应该充分重视,并且怀疑宝宝是不是得了中耳炎。
患了急性中耳炎,应该积极、彻底地治疗,只要及时治疗一般都能痊愈并且不留后遗症。
如何预防中耳炎一、预防感冒。
正如上面对病因的叙述,感冒后咽部、鼻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现充血、肿胀,致病菌便乘虚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因此预防感冒就能减少中耳炎发病的机会。
二、采用正确的擤鼻涕方法。
擤鼻涕方法不正确也可导致中耳炎。因此应提倡正确的擤鼻方法:用手指按住一侧鼻孔,稍用力向外擤出对侧鼻孔的鼻涕,用同法再擤另一侧。如果鼻腔发堵鼻涕不易擤出时,可先用生理性盐水滴鼻或者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剂喷鼻,待鼻腔通气后再擤。
三、避免水进入耳中
给宝宝洗澡或游泳时应避免水流进耳朵,或者将水咽进嘴里,以免水通过鼻咽部而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四、注意喂奶姿势
如果婴幼儿仰卧位吃奶,奶汁易经咽鼓管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因此妈妈们给宝宝喂奶时应取坐位,把宝宝抱起呈斜位吸吮奶汁。
另外,妈妈们应该在宝宝婴儿期积极进行纯母乳喂养,以此来提高宝宝的免疫力,预防中耳炎。
转自:新浪网
平心堂地址一店:青岛市李沧区邢台路69号室
二店:青岛市李沧区临汾路91号锦丽苑4号楼2单元
/
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popkd.com/wacs/1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