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问题不可小视

俗话说,孩哭抱给娘。娘抱着还哭,咋办?

找医生!

通常,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找的都是儿科医生,排除感冒发烧肚子疼,找不到儿科哭闹的蛛丝马迹,咋办?

经验医生会建议转诊耳鼻咽喉科!

为啥?

慢慢儿告诉你。。。。。。

外耳道炎

小孩子外耳道粘膜比较薄,稍有损伤或者湿疹等原因造成粘膜破损,细菌或者病毒就会乘机而入,导致孩子外耳道炎急性发作。因为外耳道软骨膜和软骨组织连接紧密,所以炎症感染后肿胀期剧烈耳痛,孩子哭闹不安。特别是吃奶时小孩常常选择一侧卧位,竟然有的家长会误认为是斜颈,前几天门诊就遇到此类患者和家长。

所以强烈建议宝宝家长:禁止给孩子掏耳朵!棉棒也不行!而且棉棒掏耳屎会适得其反,挖不出反而把它推向耳朵更深处,给耳科医生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中耳炎

这种情况最常见。儿童发病率是成人的10倍,尤以婴幼儿发病率最高。原因如图所示:

小孩子咽鼓管较成人粗短平直,而且咽鼓管咽口位置低,当孩子身体抵抗力下降时,咽部感染的细菌病毒很容易乘虚而入,通过此隧道侵袭到中耳,造成急性中耳炎。发作时,孩子咽鼓管和中耳炎症性疼痛,导致孩子哭闹不安,家长“视而不见”!

所以有经验的儿科医生遇到这种莫名其妙的孩子哭闹时,常常转诊耳科看看。

咽炎

这种情况容易忽视。为什么呢?

分享一个例子吧。

前几天接诊一位儿科转诊的8个月大的患儿,一直哭,持续3天,声音嘶哑,夜间睡眠差。检查耳朵没问题。咽部检查发现,咽部粘膜急性弥漫性充血、肿胀,咽后壁滤泡增生,咽部粘性分泌物。询问家长,最近孩子吃奶差,口水多,结合雾霾天气,急性咽炎诊断成立。

急性咽炎发作时,孩子会咽干,咽痛不适,孩子会哭闹,哭闹会加剧咽痛咽干,疼痛造成孩子拒奶,然后抵抗力下降,这样恶性循环,最后孩子声音嘶哑,吞咽口水困难。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孩子身体不舒服时,哭闹不安是他们唯一的表达方式,我们对于这种打哑语的娃娃,只有仔细认真,多方面考虑,才能更好的为宝宝健康保驾护航!

赞赏

长按







































能治好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正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pkd.com/wacs/642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