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关于听力健康的知识,一起来了解
年3月3日
第22个全国“爱耳日”,也是第九次“国际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
“人人享有听力健康”
爱耳日,每年一次,但爱耳护耳需渗入到生活中的每一天,保护听力,从细节做起。
听力现状
据世卫组织发布的统计公报:在全球大约有3.6亿人患有的残疾性听力损失中,成人数量就为3.28亿,占总数的91.1%;儿童数量为万,占总数的8.9%。
在老年人群中,一般来说,60岁以上的老人,40%-50%会有一定程度的听力下降;到了70岁,占比会增加10%;到岁左右,至少90%的人都会出现听力下降。
据报道,全球将近50%的12至35岁人群,大约11亿年轻人由于长时间或过度娱乐噪声暴露,正面临着听力受损的风险。
对听力受损的行为
小伙伴要注意啦
坐地铁公交时听耳机
每天使用耳机两小时,使用时声音超过60分贝,持续三个月就可能导致听力下降。
长时间“煲电话粥”
频繁接听或长时间接听电话,是损失听力的一个有害途径,还可能会引起神经性耳聋。
用硬物掏耳朵
S
经常用硬物掏耳朵,容易碰伤耳道,还可能弄坏耳膜,增加感染的可能性。
经常泡吧、去KTV
37%的听力残疾与噪音损害密切相关。而且,感冒或过于疲劳的人群尽量不要去噪音较大的场合,此时免疫力弱,如果再遭到高分贝噪音袭击,可能导致突发性耳聋。
乘飞机时不注意做吞咽动作
飞机在起飞或降落时,中耳腔内外压不能迅速取得平衡,就会造成航空性中耳炎,出现耳朵发闷、疼痛,头晕等症状。
用力擤鼻涕、吸鼻涕
用力擤鼻涕或吸鼻涕,容易引发分泌性中耳炎或胆脂瘤型化脓性中耳炎。
我们不仅要注重自己的用耳健康,也要去关心和帮助有听力障碍的人士,去传递满满的正能量和科学知识。
?大同日报社融媒体中心出品海报/文案:赵晶昕编辑:王宇审核:邓琳监制:刘双英大同日报社新媒体矩阵所刊发的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发但是一定要注明出处呦~●政府工作报告图解
“十三五”,大同交出这样的成绩单
●政府工作报告图解
不平凡,大同收获多
●政府工作报告图解
“十四五”,大同画出奋斗新蓝图
●成绩单!大同10件民生实事
●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pkd.com/wadwh/13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