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肾三焦小肠脾等最近火气很大怎么办程
有一个词,经常被中国人挂在嘴边,而且让外国人很难明白是什么意思,那就是“上火”,这个词还曾是南方某家饮料厂商的广告词:怕上火,喝***。火,是中国人对于身体没有其他外因,突然出现的疼痛、溃疡、干涩等症状的一个取类比象的称呼。因为中国人很早就从生活中发现,如果不小心被火烫伤了、烧伤了,就会出现疼痛、溃疡、干涩的症状,于是乎,就将这一类的病症称之为上火。后来又有一些人对此进行了细分,将身体不同部位出现的上火的症状,根据经络皮部经筋的理论进行划分,而有肝火、心火、胃火、肺火等的区别。既然上火是可以分成不同类型的火,在治疗上,也就要根据不同类型的火,采用不同的消防的手段。
小肠火盛,少泽刺血,目赤肿痛,耳尖辅助
贾以天:#提问#眼睛上火有红血丝睁不开,请问指尖刺血是否能缓解?选哪几个穴位?程氏针灸_程凯:眼内红丝,如外感风热之实火,可耳尖、少泽刺血,耳尖清上焦风热,少泽为手太阳小肠经井穴,小肠经循行至内外眼角。如伴目干烦躁,多心肝火旺,刺血中冲关冲,点太冲光明按语:
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之火一般由心火下移所致。心火多为虚火,需要肾水来相济才能平衡,当肾阴不足时,则心神不交、水火不合,水不能够渗于膀胱,因此还可能伴有心火和肾虚的症状。一般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感、或尿赤、失眠、口干、烦躁等。西医称之为泌尿道感染。
少泽穴是小肠经的井穴,位于小指小指侧指甲角根旁,点刺出血即可清泻小肠之火。由于小肠经脉上行至内外眼角,故少泽刺血还治上焦风热引起的目赤肿痛,配合可以清泄上焦风热的耳尖。
三焦火盛,关冲耳尖,耳痛外感,清热解毒
程氏针灸_程凯耳内疼痛连及咽喉,急性发作,伴有外感症状,当辨三焦有热,现代医学多属病毒性感冒,治疗不及时会引起急性中耳炎、急性咽喉炎,甚至损伤听神经、面神经引起耳聋、周围性面瘫等,此时当以三焦经井穴关冲和经外奇穴耳尖为主刺血,清泄三焦郁热,以收清热解毒之功。按语:
三焦是由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主要功能是通行诸气和运行水液。三焦之火常表现为实火:上焦(心、肺)有火表现为头痛、目赤、口干、口苦、舌烂、溃疡、耳鸣、咳嗽等;中焦(脾、胃、肝、胆)有火表现为口臭、消谷善饥或不思饮食、呃气上逆、脘腹胀满等;下焦(肾、膀胱、大小肠)有火则表现为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
关冲穴是三焦经的井穴,耳尖穴是经外奇穴,具有泄热的特殊作用,两穴同用,点刺出血,具有泻三焦之火的作用,特别用于病毒性感冒引起的面瘫、耳聋耳鸣的急性期,以取清热解毒之效。
阴虚火旺,然谷照海,虚火上攻,滋阴清热
刘胜龙先生对程氏针灸_程凯说:您好我是天津的我29了今年失眠盗汗严重,还有慢性扁桃体肿大,慢性咽炎嗓子红肿吃了很多药都不管用您说我该怎么办呀愁死我了在这里我先感谢您您帮帮我吧。程氏针灸_程凯#阴虚火旺#盗汗,即晚上睡中出汗,这是典型的阴虚症状,扁桃体肿大、慢性咽炎、失眠,这些都是热性症状,两组症状结合判断,当为阴虚有热,虚火上攻,可用肾经穴滋阴清热,如涌泉、太溪、照海等,再用心肺经井穴刺血以清上焦之火,如少商、中冲、少冲刺血,最后用神门、印堂安神,又收心肾相交之功。按语:
肾分阴阳,若先天不足,或久病伤肾、或热病伤阴、或房事过度,都会导致肾阴亏虚,阴虚常可生内热。而肾主骨生髓,开窍于耳,所以肾阴不足,虚火上炎,就会出现耳鸣如蝉鸣,腰膝酸软无力,而且易骨折,牙齿松动,头发枯槁、脱落。肾阴虚火旺,还会出现男性阳痿或者阳强不泄,遗精;女性月经失调、月经量多。伴有五心烦热、潮热颧红、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虚热的症状。
然谷穴是肾经的荥穴,五行属火,位于足内侧缘,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同上所述,荥穴可清热利湿。
照海穴也是肾经上的穴位,照,照射的意思;海,大水的意思。该穴名的意思是肾经经水在此大量蒸发。因此这个穴位既可以囤积外来的经水,又可以将经水气化上行于天部。该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经常点揉这两个穴位,可以滋肾阴,清虚火。
脾经湿热,血海刺络,下注膀胱,再加委中
程氏针灸_程凯#湿热实用贴#脾为生痰之源,脾虚生湿,聚湿生痰,痰瘀化火,乃湿热之来源。可阴陵泉、大敦、委中、血海刺血。先找到穴位用拇指指尖在穴位处画一个十字定穴;用酒精棉球在穴处消毒;然后用一次性采血针迅速刺破皮肤挤出3-5滴血,也可在委中、血海拔罐,3-5分钟后起罐;最后用消毒干棉球擦拭血渍。程氏针灸_田素领:下焦湿热的情况也可以在委中刺血呦,比如小便黄,大便粘臭,带下多色黄等。如果找不到明显的小静脉,可以就在委中的位置用采血针多扎几下拔个罐子,留罐五分钟就可以了。//大诚中医官方微博#单穴有奇效#腰扭伤委中刺血。委中穴位于腘窝横纹中央,于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的中间。将一次性采血针从下稍向上方刺入委中穴中怒张的静脉血管内,并立即退针,可有紫红色血液出,一般5一10分钟血即自行凝止,如不止、可用棉球压迫,每次放血约10毫升,双侧可同时进行。脾与胃相表里,因此湿热困脾常伴有胃热,多由于感受湿热之邪,或过食辛热肥甘之品,或嗜酒无度,内蕴脾胃所致。临床表现为脘腹胀满、肢体困倦、大便溏泄、小便色黄、食少纳呆、恶心呕吐,或面目肌肤发黄、色黄如橘子色、皮肤发痒、或身热起伏、汗出不解、舌红苔黄腻、脉濡数等。
血海穴是脾经的穴位,穴名的意思是此穴为脾经所生之血的聚集之处,气血物质充斥的范围巨大如海。位于大腿内侧,髌底内侧上2寸,当股四头肌肌内侧头的隆起处。简单取穴可以对侧手掌按在膝盖上,2-5指向膝上伸直,拇指向膝内侧约呈45°放置,指端尽处即为此穴。脾经有湿热,可以在此穴点刺出血,即以采血针在血海穴处点刺3-5个孔,然后加以拔罐,留罐5-10分钟起罐即可。
案例:
一天很晚了,我回完邮件,再刷刷微博,一条提问求助映入眼帘:提问者是一个在韩国学习的中国留学生,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她说自己原不吃辣,到了韩国后什么都是辣的,又少蔬菜水果(去过韩国的朋友知道那边物价不便宜啊!),现在受便秘和痘痘的困扰,十分头疼!
于是,我教了她穴位刺血的方法,因食辣后长痘,便秘便干,此为胃肠有火,当在手阳明大肠经井穴商阳(食指末端)刺血,可以隔日一次。
几天后,她发来感谢留言,说痘痘下去啦,便秘也明显缓解。
个把月后,她再次发来感谢,说把这个方法通过网络介绍给许多在韩国学习、遇到同样困扰的学生们,大家已经养成了定期刺血的习惯…
穴位刺血,实在是一个简便易行又不伤身的祛火方法,记得我几年前曾在《养生堂》节目中专门讲过一期穴位刺血的节目,后来我到上海大诚中医门诊出诊时,居然发现很多前来就诊的患者已经成为家人朋友的义务刺血员,有适合症状时,就会在相应手指上刺血,这一方面说明现在“火”大的人多,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医针灸这种绿色自然的调节身体方法真的“火”啦!
关于大家在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昆明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pkd.com/wadwh/5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