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耳科疾病不简单耳源性颅内外并发

颅外并发症

耳后骨膜下脓肿

乳突腔内蓄积的脓液经乳突外侧骨皮质破坏处流入耳后骨膜下,形成耳后骨膜下脓肿。

临床表现:

1.耳内及耳后疼痛,可伴同侧头痛及发热等全身症状。

2.耳后肿胀,压痛明显,骨膜未穿破者,触诊时波动感不明显,耳郭后沟消失,耳郭被推向前、外方。

3.外耳道有脓,鼓膜穿孔或者呈急性中耳炎表现。

4.脓肿诊断性穿刺,可抽出脓液。

颈部贝佐尔德脓肿

乳突内蓄脓,穿破该处骨质脓液循此流入胸锁乳突肌的内面,在耳下颈侧深部形成脓肿。

临床表现:

发热、寒战,患侧颈部疼痛,运动受限。乳突尖至下颌角处肿胀,压痛明显,由于脓肿位置深,波动感不明显。

迷路炎

即内耳炎,为耳部感染侵入内耳骨迷路或膜迷路所致。按病变范围及病程变化可分为局限性迷路炎、浆液性迷路炎和化脓性迷路炎三类。

临床表现:

1.局限性迷路炎

阵发性或激发性眩晕,偶伴恶心、呕吐、眩晕,多在快速转身、屈体、行车、耳内操作(如挖耳、洗耳等),压迫耳屏或擤鼻时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中耳乳突炎急性发作期症状加重。眩晕发作时可见自发性眼震,方向偏向患侧,多是患侧迷路处于刺激状态所致。听力减退、耳聋的性质和程度与中耳炎病变程度一致,瘘管位于鼓岬者呈混合性聋。

2.浆液性迷路炎

眩晕、恶心、呕吐、平衡失调为本病的主要症状,患者喜卧向患侧(眼震快相侧),起立时向健侧倾倒。眼震为水平—旋转性,患侧迷路处于兴奋、激惹状态,故眼震快相向患侧。晚期患侧迷路功能明显减退,眼震快相指向健侧,前庭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瘘管试验可为阳性。听力明显减退,为感音性聋,但未全聋。可有耳深部疼痛。

3.化脓性迷路炎

眩晕、自觉外物或自身旋转、恶心、呕吐频繁、患者闭目,卷缩侧卧于眼震快相侧,不敢活动,平衡失调。耳鸣、患耳全聋。自发性眼震,快相向健侧,强度较大,躯干向眼震慢相侧倾倒,—旦眼震快相从健侧转向患侧时,应警惕有颅内并发症的可能。体温一般不高,若有发热、头痛,同时伴脑脊液变化(如白细胞计数增多、脑脊液压力增高者),示感染向颅内扩散。因迷路已破坏,故瘘管试验阴性。

治疗原则

关于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的治疗原则,主要有乳突根治术,清除病变组织;使用足量有效抗生素;脓肿处理包括穿刺抽脓、切开引流或脓肿切除等;支持疗法及对症治疗。

欢迎







































白颠疯是怎么引起的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家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pkd.com/wadwh/55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