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儿童游泳,需防游泳性中耳炎
1儿童的耳部结构尚未发育完善易发炎
游泳管的环境温热潮湿,极易滋生细菌,而儿童的耳部的咽鼓管,尚处于发育阶段,特别短,又比较宽而扁平,管口常呈开放状,不似成人的咽鼓管长而成角,能对呛入的水起一定的阻碍作用。咽鼓管又与中耳相连通,游泳时呛水,水中的细菌经鼻腔和鼻咽部逆行至咽鼓管并蔓延到中耳腔黏膜,使其水肿感染,导致中耳积液、阻塞,分泌物流不出来,而造成急性中耳炎。
2游泳耳内潮湿滋生细菌游泳后耳内处于潮湿的环境,而潮湿的环境会给细菌繁殖创造有利条件,容易导致耳道炎、骨膜炎进而引发中耳炎。
二、游泳性中耳炎有何症状?1游泳性中耳炎的早期症状鼓室黏膜充血水肿,腺体分泌增加,鼓室内有浆液性炎性渗出物;有耳堵塞感、轻度听力减退,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或有低热,常被忽视。
2游泳性中耳炎中期症状鼓室黏膜充血肿胀加重,浆液性炎性渗出物转为脓性。体温可高达40℃,耳痛剧烈,听力减退显著。全身伴有畏寒、发热、食欲减退、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3游泳性中耳炎晚期症状鼓室积脓增加,鼓膜毛细血管受压,局部坏死破溃甚至鼓膜穿孔,脓液由此外泄。由于脓液得以引流,局部症状和全身症状亦随之改善,耳痛减轻,体温下降。耳漏初为血水样,后为黏液脓性或脓性。
三、如何预防游泳性中耳炎?第一步游泳前清理外耳:有些儿童外耳道分泌物较多,游泳前清理一下外耳,及时清理外耳道耵聍,避免耵聍被泡涨后引起疼痛发炎。
第二步游泳时使用游泳专用耳塞:以防止耳道进水,使用鼻夹防止呛水。
第三步尽量不做跳水等动作:避免呛水,同时也能避免耳朵直接受水拍击,发生鼓膜外伤。
第四步游泳后别掏耳朵:游泳后耳朵耳内有水,不要用掏耳朵,这样做极容易造成耳朵损伤,从而导致炎症。
第五步游泳后倾斜头部:游泳上岸后可以将头偏向一边,用手拉耳垂,并单腿跳跃,以便水能从耳朵里面流出来
第六步用电吹风将耳朵吹干:游泳后,将电吹风置于离耳朵一段5-10cm距离的地方,向耳朵内吹暖风,温度应当适宜,不能太热。免责声明
本刊所有内容均来自KK网,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版权属于原作者。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pkd.com/wadwh/6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