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亿土地财政审计近扫尾结果或尽快公布

15万亿土地财政审计近扫尾结果或尽快公布

今年8月中旬,国家审计署对包括土地出让金等情况进行审计。依计划,这次全国性的土地出让金审计工作在10月末收官。  《第一财经》从3位地方财政工作人员处得知,目前土地财政审计工作已收官。他们表示,审计署可能会尽快公布审计结果。此前1名地方审计局总审计师还向本报预测,审计结果或治白癜风哪一个医院最好在明年初公布。  连查三月剑指土地财政  云南某审计局1名工作人员对本报称,10月31日,审计署组织的全国审计机关电视会议上泄漏,此次土地审计工作进入后续工作,"这应该是指土地审计到了数据统计、分析阶段。"  湖北的1名资深审计人士对第一财经证实,当地土地财政审计工作已结束,审计结果应该会尽快公布。  山东1名地方财政官员告知本报,当地财政审计工作刚刚结束,审计署工作人员刚回北京,"但审计结论还没有给我们。"  据本报了解,今年审计署在8月中旬展开了全国性审计工作,审计目标是2008年至2013年土地出让金收支、土地征收、储备、供应、整治、耕地保护及土地执法等情况,具体审计工作由各省(区)当地(审计署)特派办牵头,审计组成员则由特派办和各地审计部门抽调的工作人员组成,审计直接对象是各市县政府,审计方式为异地交叉审计,工作时间或截止到10月末。  不过,一些地方加大了此次土地财政审计力度,比如海南省从8月15日开始,派出15个审计组、250人对全省近10年来的土地出让情况进行全面审计,计划10月底前完成。  土地出让金是核心问题  此次审计工作中,土地出让金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据本报统计,2006年~白癜风最好医治方法2013年6年间,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约15万亿元。近些年,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依托卖地收入已是公然秘密,而由此衍生而来的土地财政问题也为外界关注。  虽然此次审计工作细节还不得而知,但通过此前审计署对局部地区土地资金审计工作或可一窥究竟。  本报从某省级国土资源部门所得到的审计部署工作文件中了解到,重点审计的项目包括:是否是存在违规出让土地的问题,包括出让主体不合法、未落实招拍挂出让制度、违背国家供地政策、低价或零地价乃至负地价出让土地、违规发证、出让后擅自改变计划条件等;是否是存在应征未征、擅自减免、截留或变相返还土地出让金等问题;是否是存在人为加大土地开发本钱支出而下落土地出让实际收益,违规使用、挤占、挪用土地出让金等问题等。  审计署分别于2007年、2009年、2011年对部分地区的土地资金做了审计工作。《第一财经》比较三次审计结果发现,地方政府违规、变相减免土地出让金、用地单位拖欠土地出让金、部分土地出让金未纳入基金预算管理等问题屡屡出现。  根据审计署2010年表露的《40个市地州56个县区市土地专项资金征收使用管理及土地征收出让情况审计调查结果》,11个市以"招商引资"、"旧城改造"和"国有企业改制"等方式,变相减免土地出让收入19.61亿元;11个市的674.81亿元土地出让收入管理不规范,未按规定纳入基金预算管理,占征收总额的20.1%;11个市改变土地出让收入用途56.91亿元,这些钱既用于公共工程建设,也被用于弥补部门经费、楼堂馆所建设等。  上述山东官员告知本报,地方为了经济的发展,会在土地问题上打些擦边球。比如地方急需要建一个体育馆,这也是民生所需,但若依照法律程序来批地,可能需要一年乃至更久,所以就存在未批先建的情况,这是违规,但也是为了民生。  其实,在审计署正式审计之前,各地就土地出让金等方面的问题展开了自查自纠工作。  比如广东省政府发通知要求,各单位做好9项自查自纠工作,并确保在7月15日前完成整改。这9项工作中一口气提出16个问题,比如土地出让收入是否是全额纳入基金预算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是否是违规设置过渡账户;是否是存在违规减免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是否是违背专款专用规定等。  此次审计也被普遍认为与反腐有关。  根据此前中央巡查组的反馈情况和各地方的整改通报,在前三轮被巡查的21个省分中,20个省分发现了房地产业腐败,占比达95。审计署6月公布的35起已办结经济案件亦有一例与此相干。而海南省纪委开始着手对全省党政机关领导干部本人及其亲属子女违规参与经营活动、插手工程项目和土地开发等情况进行调查摸底。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pkd.com/wadwh/71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