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坛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导读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反复患耳流脓,鼓膜穿孔及听力下降为主要临床特点。严重者可引起颅内、外并发症。
1病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不及时或用药不当,身体抵抗力差,致病菌毒力过强,是急性中耳炎迁延为慢性的主要原因。
鼻腔、鼻窦、咽部存在慢性病灶也为导致中耳炎反复发作向慢性发展的另一原因。
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
2临床表现1.患耳流脓:可为黏液、黏脓或纯脓性。
2.耳聋:轻重不一,一般为传导性聋。
3.耳鸣:部分病人可出现耳鸣。
3辅助检查1.耳内镜检查:鼓膜穿孔大都位于鼓膜紧张部,大小不等,可分为中央性和边缘性,从穿孔处可看到鼓室内黏膜充血,肿胀增厚或有肉芽和息肉。
鼓膜紧张部穿孔
2.听力学检查:传导性或混合性耳聋,程度轻重不一,少数可为重度感音性听力损失。
3.颞骨高分辨率CT扫描:炎症主要局限在鼓室黏膜者,乳突多为气化型。若有骨疡,黏膜增厚或有肉芽生长时,乳突多为板障型或硬化型。
右侧乳突见炎症,左侧乳突气化良好
4鉴别诊断根据病史及检查结果,诊断并不难,主要需和以下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1.慢性鼓膜炎:耳内长期流脓,鼓膜上也有较多肉芽,但颞骨CT显示鼓室及乳突均正常。
2.中耳癌:中年以上病人长期患耳流脓,近期耳内出血和疼痛,鼓室内有新生物,CT显示骨质破坏,可行病理确诊。
3.结核性中耳炎:耳内脓液稀薄,听力损害严重,早期发生面瘫,全身其他部位可有结核病灶。
5治疗本病的治疗原则为消除病因,控制感染,清除病灶,通畅引流,并尽可能恢复听力。
1.病因治疗:及时治愈急性中耳炎,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2.药物治疗:通常采用双氧水洗耳后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糖皮质激素的混合液滴耳。
3.手术治疗:单纯鼓室成形术或乳突开放鼓室成形术。
专家介绍陈杰
副主任医师
医院耳鼻喉科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全天
地点:新门诊大楼五楼六区
擅长耳显微外科,如中耳炎、鼓膜穿孔、胆脂瘤、中耳听力重建、外耳道狭窄、周围性面瘫;耳部及颞骨肿瘤;突发性聋及各种耳聋的综合诊治。
北京看白癜风那家比较好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popkd.com/wadzz/1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