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宝宝得了分泌性中耳炎,你及时发现了么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又称为渗出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黏液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鼓室积液、浆液性中耳炎、浆液-黏液性中耳炎、无菌性中耳炎。如果积液黏稠而呈胶冻状,又称为胶耳。在上呼吸道感染后,以耳闷胀感、听声遥远和听力减退为主要症状。由于耳痛不明显,儿童主诉不清,在小儿听力受到影响时家长才发现就诊,常常延误诊断和治疗。耳科检查可见鼓膜呈琥珀色或橘黄色,亦可见气液平面或气泡,鼓膜活动度降低。分泌性中耳炎儿童多见。可造成儿童的听力损失,影响语言发育,应高度警惕和及时观察治疗。

疾病病因

咽鼓管是中耳与外界环境沟通的惟一管道。咽鼓管阻塞是造成分泌性中耳炎的重要原因。正常情况下,中耳内、外的气压基本相等。当咽鼓管由于各种原因出现通气功能障碍时,中耳的气体被黏膜吸收,中耳出现负压,从而导致中耳黏膜的静脉扩张,通透性增加,血清漏出聚积于中耳,从而形成中耳积液。

咽鼓管通气功能障碍又分为机械性功能障碍和功能性功能障碍两种。

机械性功能障碍

1

鼻咽部各种良性或恶性占位性病变(如腺样体肥大、鼻咽癌、鼻咽纤维血管瘤等)、鼻腔和鼻窦疾病(如慢性鼻窦炎、巨大鼻息肉、肥厚性鼻炎、鼻中隔偏曲等)均可因直接压迫、堵塞咽口或影响淋巴回流,造成咽鼓管管腔黏膜肿胀等,从而引起本病。

功能性功能障碍

2

小儿的腭帆张肌、腭帆提肌和咽鼓管咽肌等肌肉薄弱,收缩无力,加之咽鼓管软骨发育不够成熟,弹性较差,当咽鼓管处于负压状态时,软骨段的管壁容易发生塌陷,导致中耳负压。细菌病毒感染、放射性损伤、先天性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不良、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等原因等可引起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从而致咽鼓管开放阻力加大,也被认为是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之一。此外Ⅰ、Ⅲ型变态反应均可能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可能与过敏引起的咽鼓管黏膜水肿、管腔闭塞有关。

临床表现

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听力下降,可随体位变化而变化,有轻微的耳痛、耳鸣、耳闷胀和闭塞感,摇头可听见水声。耳科专科检查可见鼓膜内陷,呈琥珀色或色泽发暗,亦可见气液平面或气泡,鼓膜活动度降低。

温馨提示

婴幼儿则表现为对周围声音反应差,抓耳,睡眠易醒,易激惹。婴儿对周围的声音没有反应,不能将头准确地转向声源。即使患儿没有主诉听力下降,家人可发现患儿漫不经心、行为改变、对正常对话无反应、在看电视或使用听力设备时总是将声音开得很大。对于反复发作的急性中耳炎,应警惕在发作间歇期可能持续的分泌性中耳炎,表现为学习成绩差、平衡能力差,不明原因的笨拙,言语语言发育迟缓。如果孩子出现了上述症状,要及时就医。

耳鼻喉科简介

耳鼻咽喉科是长医院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的临床医学二级学科,成立于年,至今已有50余年历史。我科多年来致力于对耳鼻咽喉科多发病、常见病、疑难病的治疗与研究工作。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及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散结法治疗儿童腺样体疾病”重点研究室。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鼻功能检测”实验室。科室以其精湛的医术及热心周到的服务,获得了患者的一致好评,被省卫生厅评为“诚信科室”。

在发挥中医中药优势的同时,科室同样引进现代高科技诊治手段,如丹麦电测听仪、声阻抗仪、脑干诱发电位、日本OLYMPUS纤维喉镜、美国鼻内窥镜等大型检测设备以及激光、微波、美国杰西低温等离子、支撑喉镜等国内先进治疗技术。

长医院来源:耳鼻喉科责任编辑:朱素亭医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pkd.com/wadzz/121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