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皮肤感染中耳炎红眼病腹泻

炎炎夏日,永城高温天气不断,游泳自然成了不少市民消暑纳凉、健身锻炼的首选运动。“前两天,我在泳池里游了几圈,回来就发现皮肤红红的,还有点发痒。”市民李先生说,他怀疑水质存在问题。

记者了解到,这个暑期因“泳池病”去医院就诊的患者不少,不仅有人皮质过敏,还有人皮肤感染、中耳炎、红眼病、腹泻等多种疾病发生。

那么,

为何会引发此类疾病?

又该如何选择安全的游泳场?

泳池消毒剂可导致皮肤过敏

进入游泳馆,走到泳池边,不少人第一反应就是:一股“消毒水”的味道。其实,大家闻到的是氯的气味。为了给泳池水消毒,游泳馆通常在泳池中加入消毒剂,如果其中的氯浓度过高,就容易导致皮肤过敏,出现潮红等现象。

出现皮肤瘙痒、皮疹、皮肤发红等症状,还有可能是泳客皮肤受到泳池里的细菌感染所致。细菌被人体带入池水后,健康的人接触到就会立马“中招”。一些皮肤浅层的真菌,如脚气、股癣、灰指甲会通过拖鞋、毛巾等媒介蔓延,给皮肤健康带来隐患。

另外,不少市民到露天场所游泳,受到太阳光的暴晒后,还会引发日光性皮炎,造成皮肤发红、脱屑、有痒感。市民不能因水中凉爽而忽视了烈日之下的皮肤,应防范日光性皮炎,提前做好全身防晒准备,选择SPF值在30以上的防晒霜,每隔60分钟涂抹一次。

红眼病会在水中传播

夏季的高温和湿热天气,适合细菌病毒的生长、繁殖,尤其是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当这些细菌、病毒入侵人眼后,就会导致急性结膜炎。由于急性结膜炎的症状是眼结膜充血,直观看到眼睛发红,因此常被俗称为“红眼病”。

红眼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如果一个人患有红眼病,其眼睛分泌物里会藏有大量的细菌或病毒,患者所用过的毛巾、脸盆、手帕等物品都会沾有这些病菌或病毒,其他人接触到这些物品,再用手去擦汗揉眼,很容易就会被传染。

夏季的泳池也是红眼病的高发场所。虽然大多数游泳池的水已经杀菌消毒,但水中仍会存在多种传染病菌,红眼病就可以通过水源传染。

同时,游泳池里的漂白粉使用过多,也会对眼睛造成伤害;漂白粉的刺激作用,也容易导致双眼出现发红的症状。所以,市民在泳池中最好戴上泳镜,使眼睛减少与泳池水的接触。

“病从口入”引起中耳炎和胃肠道疾病

游泳后引发中耳炎的患者同样不少,一方面是由于泳客在游泳过程没有注意保护耳朵,导致池水进入外耳道,引起外耳道发炎,主要症状表现为耳痛、耳痒、分泌物增多;另一方面是由于呛水导致鼻子进水,水经鼻腔流入咽鼓管到达中耳腔,引起中耳炎,主要症状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甚至伴有发烧,严重的话会出现鼓膜穿孔。

另一些消化道传染病则是通过“病从口入”造成。人们在游泳时难免会被水呛到,菌痢、感染性腹泻、甲肝等病菌会随着水一起进入人体口腔和胃部,存在患胃肠道疾病的危险。

进入泳池前,擦亮眼睛做到“四看”

如何避免夏季高发的“泳池病”?选择卫生安全的游泳场所很重要。进入泳池前,要“擦亮眼睛”,做到“四看”。

一看证件:步入卫生合格的游泳池大厅,市民可以观察到在售票处明显位置悬挂有由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最近的水质检测报告也会同步公示,市民需观察检测结果是否显示合格。

二看水质:按照规定,游泳场所需要每两个小时在电子显示屏上或利用手写板公示水质情况,市民可注意泳池的水温、余氯、PH值等指标是否合格。与此同时,还要学会观察泳池的水质,合格的池水应呈淡蓝色,清澈见底,干净无杂质。

三看环境:游泳场所的周围环境、卫生设施、更衣室、更衣柜、卫生间的卫生条件需要保持得非常洁净,无蚊蝇、无垃圾、无臭味。此外,泳池要保持通风良好,室内空气应不闷不憋。

四看设施:市民更衣后,必须通过强制性淋浴和含有较高余氯的浸脚消毒池,才可进入游泳池游泳,这两个设施缺一不可。

记者

吕鹏

编辑

陈其欣

线索爆料/商务合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pkd.com/wadzz/123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