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到底有多少种治法这篇全啦
诊断及鉴别诊断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包括鼓膜的穿孔,中耳腔的活动性感染,病程持续数周或更长。感染时脓液可很多,流出耳道,或很少仅可通过耳内镜或显微镜才可发现。这类疾病常见于咽鼓管功能不佳的患者,听力下降是常见的症状。
按照传统的中耳炎的分型,由于各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在预后及处理原则上不同,因此还必须在结合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对病变的类型作出明确诊断。
三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鉴别要点
单纯型
骨疡型
胆脂瘤型
流脓的时间特点
多为间歇性
持续性
多持续,脓量少或穿孔为痂皮锁堵时为间歇性
分泌物性质
粘液性或粘脓性,无臭
脓性,间混血丝,有臭气
脓性、恶臭
听力
一般轻度传导性聋
多为较重传导性聋,也可为混合型
可轻可重,晚期为混合型聋
鼓膜及鼓室
紧张部中央型穿孔,鼓室粘膜光滑或轻度水肿,听骨链多完好或有部分锤骨柄坏死
紧张部大穿孔或边缘性穿孔,或松弛部穿孔,鼓室内有肉芽或息肉,听小骨有不同程度坏死
边缘性穿孔,可见豆渣样或灰白色鳞屑状碎片。上鼓室骨壁有破坏或肉芽突出,外耳道后上壁可塌陷
影像学检查
无骨质破坏
鼓室、鼓窦、乳突内有软组织影
中耳有骨质破坏,边缘浓密、锐利,腔内密度增高,听小骨部分或完全破坏
按照现有的分类方法,该病需要与伴胆脂瘤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鼓膜炎、中耳癌、结核性中耳炎等相鉴别。
疾病治疗
一、病因治疗
积极治疗引起中耳炎的上呼吸道的病灶性疾病。
二、药物治疗
根据脓液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
轻者耳道局部用药,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或硼酸水清洗,然后用棉签拭净或用吸引器洗净脓液后,方可滴药。
如合并全身症状,需全身应用抗生素。
三、手术治疗
(一)乳突切除术分类
由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与中耳胆脂瘤往往合并存在,在临床治疗上有一定的相似性,故本文将上述两种疾病的手术方式一起汇总。
1、单纯乳突根治术(Simplemastoidectomy):
指通过磨开鼓窦及乳突,清除鼓窦、鼓窦入口及乳突气房内的全部病变组织及气房,使中耳病变得以充分引流。
适应征:
急性融合性乳突炎,乳突蓄脓,已出现或可疑出现颅内、颅外并发症,应急诊手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经保守治疗4-6周无明显好转者;隐匿性乳突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反复发作,影像学检查提示乳突骨质破坏而未查出原因者,可行乳突切开探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经鼓膜置管治疗无效,影像学提示乳突气房积液者;成年人特发性血鼓室,病史较长,影像学提示乳突气房积液者;其他手术如人工耳蜗置入术的前置手术。
2、经典乳突根治术(classicalradicalmastoidectomy):
指彻底清除中耳乳突内病变组织,并通过切除外耳道后上壁,使鼓室、鼓窦、乳突腔和外耳道形成一永久向外开放空腔的手术。
该术式要求搔刮并清除全部中耳传音结构,包括鼓室粘膜、残存的听骨和鼓膜以及咽鼓管粘膜等。因术后听力往往受到明显的损伤,且失去重建听力的机会,现已很少使用。
3、改良乳突根治术:
又称Bondy式手术,指切除外耳道后壁、开放乳突、鼓窦,但保留鼓室及咽鼓管的粘膜,对鼓膜及听骨链不予处理。
适应征:
本术式适用于上鼓室胆脂瘤,特别是硬化型乳突胆脂瘤沿着听骨链的外侧向后发展。病变未侵及中鼓室,且听骨链完整者。
4、乳突切除伴鼓室成形术:
1)完壁式乳突切除伴鼓室成形术(intactcanalwallmastoidectomywithtympanoplasty):指清除中耳及乳突腔的胆脂瘤等病变组织,保留外耳道后、上壁的完整性,同期进行听骨链重建和(或)鼓膜成形术以关闭鼓室。因其可经乳突和外耳道两条径路进行病灶的清除,又称为联合径路鼓室成形术(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pkd.com/wadzz/12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