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ldquo早餐rdquo2

茶道养生有新招

茶,被誉为“国饮”

茶,在中国被誉为“国饮”。茶文化源远流长,当家度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体现了茶在日常生活的重要性。现代研究证实,茶叶确实含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成分,如茶多酚、咖啡碱、脂多糖、茶氨酸等,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泄除湿等作用,还对辐射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茶,保健功效不可低估

●延缓衰老:茶叶中的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1毫克茶多酚清除对人体有害的过量自由基的效能相当于9微克超氧化物歧化酶,大大高于其他同类物质。茶多酚有阻断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活性酶的作用。据日本报道,茶多酚的抗衰老效果比维生素E强几十倍。

●预防心血管疾病:当人体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含量升高时,会使得血管内壁脂肪沉积,形成动脉粥样化斑块等心血管疾病。茶多酚能使这种斑状增生受到抑制,使纤维蛋白原降低,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预防癌症:茶中的茶多酚可以阻断亚硝酸盐等多种致癌物质在体内合成,还有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的功效,对多种癌症有预防治疗效果。

●预防辐射伤害:茶中的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具有吸收放射性物质锶90和钴60毒害的能力。

●抑制和抵抗病菌:茶中的茶多酚有较强的收敛作用,对病原菌、病毒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美容护肤:茶水中有茶多酚,用它洗脸能清除面部的油腻,收敛毛孔,具有消毒、灭菌、抗皮肤老化的功效,并能减少紫外线的辐射,减轻对皮肤的损伤等。

茶,高科技带来新产品

要想通过饮茶达到好的效果,必须遵循长期坚持的原则。不过,茶虽好,并非所有人都适合饮茶。因为茶会影响铁、钙、锌等矿物质的吸收,尤其是贫血患者、小孩、孕妇等都不适合。长期饮茶者,钙也会过多流失,容易骨质疏松。茶中含咖啡因较多,容易使人兴奋、血压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不宜喝浓茶。还有,长期吃药的患者,不能饮茶,因为茶对药物吸收有影响。那么,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既可以获取茶多酚又能避免其他物质的干扰呢?如今,通过高科技手段可以提取茶多酚,同时还能去除咖啡因以及刺激肠道的成分,加工成方便服用的片剂或者胶囊,让茶道保健变得更简单、更安全、更有效。

胆道肿瘤为什么容易误诊

前段时间,55岁的刘女士吃不下饭、腹胀、恶心呕吐,她一直以为自己是肠胃不适,医院消化内科就诊。可诊疗几个星期,病情仍然未见好转。随后,医院消化科,医生详细检查后,确诊为胆囊癌。原来刘女士的呕吐、吃不下饭,是由于胆囊肿瘤侵犯了胃窦和十二指肠,导致幽门梗阻所致。

事实上,临床上常有胆道恶性肿瘤患者被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的情况发生,分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胃和胆囊同属消化器官,又都位于上腹部,受内脏神经支配,其临床表现极为相似,主要有上腹部腹胀不适、嗳气、呃逆、恶心、呕吐等。其次,很多胆道疾病,如果没有急性发作,其发病往往是一个慢性过程,症状时有时无,容易让人放松警惕。第三,发病诱因相似,都可能由饮食不当等引起。第四,很多情况下,胆道恶性肿瘤和消化系统疾病,两病可同时存在。

在临床上,胆道恶性肿瘤根据所处位置不同,可分为胆囊癌和胆管癌,后者又可分为肝内胆管癌及肝外胆管癌。其中胆囊癌是胆道最常见的恶性病变,主要是胆囊黏膜上皮腺体恶性增生所致。一般地说,胆道恶性肿瘤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但也有以下一些“报警信号”。

■结石+黄疸

临床证实,有70%~80%的胆囊癌与胆结石有关,在欧美国家,胆囊癌合并结石者占70%~98%,国内为50%~96%。如果以前明确诊断为胆囊结石,近期症状发作频率和程度较以往有所加重,如以前没有黄疸,而现在有黄疸,要考虑胆囊结石掉入胆总管引起继发胆总管结石或癌变可能。

■息肉+消瘦

胆囊息肉分为腺瘤样息肉、炎性息肉、胆固醇性息肉及腺肌症。临床证实,胆囊腺瘤作为癌前病变,癌变风险最高。而无症状胆囊息肉若出现以下情况,可视为胆囊癌危险因素:直径超过1厘米的单个病变、息肉迅速增大及合并胆囊结石。特别是原来是胆囊息肉或慢性胆囊炎,近来症状加重,伴有消瘦、乏力,要考虑疾病恶变可能。此外胆管癌与某些基础疾病,如肝内胆管结石、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胆道寄生虫(肝吸虫、华支睾吸虫感染)等有密切关系,大家也应高度警惕。

目前,胆道恶性肿瘤缺少有效的筛查指标,诊断主要依靠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CT)、磁共振(MRI)等影像学资料,联合相关肿瘤指标。因此,患有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萎缩性胆囊炎、肝内胆管结石等患者,每年至少做一次B超检查,以期尽早发现胆道内病灶。若胆囊息肉病变小于1厘米。息肉多发、B超检查未见明显增大,则每6个月复查一次B超,这对预防和早期发现胆道肿瘤非常重要。

胆道恶性肿瘤预后很差!

胆道恶性肿瘤症状隐匿,早期发现成为难题,再加上恶性程度高,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很差,尤其是胆囊癌,晚期患者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仅为2%~4%,而晚期肝门胆管癌术后5年生存率也仅为10%左右。

青皮菊花桑叶缓解结膜炎

急性结膜炎,临床上的常见、多发病,中医俗称“火眼”,表现为初起眼红、痛痒交替、怕热羞明、流泪作痛。如果不及时治疗或预防结膜炎,可能会发展成角膜炎,影响视力。

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之品,或大量饮酒、熬夜、久看电子设备,以及游泳时接触带有致病细菌或病毒的水等因素,会促使风热犯肺,让肺功能失调,造成气机不利、气血滞涩,而成红眼病。

风热导致的急性结膜炎患者,病情初起时可取菊花25克、青皮15克、桑叶20克,用沸水冲泡15分钟,代茶饮,每日2次。方中,菊花味甘苦,性辛,归肺、肝经,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的功效。青皮味苦,性凉,入肝、胆、胃经,能够疏肝破气、消积化滞。桑叶味苦甘,性寒,归肺、肝经,可疏散风热、清肝明目。三味药相互配合,降肺火、肝火的作用尤为显著,结膜炎发病早期应用效果甚佳。如不及时治疗,病情易急剧加重,病程越长越易拖成慢性结膜炎。

患者应注意饮食,荤素搭配,粗细得当,宜食富含纤维素多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忌食辛辣、燥热、肥腻、煎炒、熏烤之品及发物,忌烟酒。工作需要久看电子屏幕者,要劳逸结合,每40分钟休息10~15分钟。平时应坚持体育锻炼,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如患者有视力下降、疼痛持续加重等症状,应及时就诊,避免巩膜炎、虹膜炎或者角膜炎的发生,辨证施治。

从指导到协商:有来有往好商量

说到医患沟通,大家怎么理解?是否多数画面是医生指导患者或其家属,患者或家属都竭尽全力听医生讲解,但由于医学是非常专业的领域,结果常是似懂非懂。

打破常规,平等沟通

临床上常见的沟通模式主要是“主动-被动”和“指导-合作”模式,医生往往居高临下与患者沟通,但因说教性强,无法换位思考,常使患者误解或难以接受。

作为医生,无论多忙,我一定会在倾听的同时及时反馈,明确患者是否听到、听懂、理解了,根据患者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沟通的内容和方式,这是我常采用的“协商-选择”沟通模式。沟通双方平等,都参与讨论,并最终得出共同协商的结果。患者变被动为主动,有选择权利;医生表明观点,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临床实践告诉我,采用这种模式的沟通效率更高,医患间矛盾更少,更有助于患者明白医生的治疗方案及选择。

走出“技术崇拜”误区,步入人性化治疗

医学复杂又专业,疾病种类千差万别,患者体质各不相同且性格多种多样,再加上不幸罹患疾病,就更为复杂。临床上,很多患者不能正确认识医学的风险性、局限性,对治疗的期望值过高,导致他们有不切实际的要求。我常问自己:作为医生,怎样帮助患者树立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慢慢地我总结为:要走出“技术崇拜”误区,让治疗更加人性化。我作为医生,从专业角度为患者提供几种诊疗意见,而他们结合自身经济实力、个人愿望等选择其一,经过双方协商,最终确定最适合的方案。

不久前,我收治一位85岁贲门癌患者,虽然年纪大,但他的身体条件较好。一开始老人试图手术治疗,我根据他的情况给予他几种方案选择,并与他协商内科治疗更适合他。老人犹豫不决,后来他去胸外科病房住了几天,与相邻病床的病友交流,并再三与我沟通,最后决定转回我科进行内科治疗。目前他的疗效很好,患者及其家属都颇为满意。

当患者渴望奇迹时,不妨试试AMEN沟通法

很多患者总渴望奇迹发生,尤其是我经常接触的中晚期肿瘤患者,他们大都错过了根治的最佳时机,所以常遇到很难与之沟通的情况。这时,怎么办?近期,一篇发表在国外期刊、旨在帮助医生解决医患沟通问题的文章中,某癌症中心的医生团队提出了一种沟通方法,简称AMEN(Affirm-肯定、Meet-满足、Educate-教育、Nomatterwhat-无论如何),即肯定患者的信念和目的;满足患者及其家属;以医生的身份教育患者;无论如何都让他们确信,你和他们的立场是一样的。AMEN方案的核心是积极参与而非拉开医患间的距离,医生沿着这样的主线沟通更易达到目的。

细节决定沟通效果

根据我的临床经验,有4点沟通细节常决定沟通效果:①充分采用协商式沟通。每做一项检查,每制定一个临床决策都充分听取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②换位思考。充分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诊治意愿。③多手段、全方位沟通。利用文字、图片、讲课课件等多种手段、多种形式,将集中沟通与个别沟通相结合。④个体化沟通。患者如有多位家属,沟通时可根据情况侧重,治疗态度积极的强调风险,治疗态度消极的强调受益。

“一种态度走天下,必然处处碰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与患者协商,才能让医患沟通,四海通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pkd.com/wadzz/149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