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得了这种病,妈妈误以为是感冒而实际

前几天看到一个网友说:孩子不舒服,以为是感冒,在一系列的检查之后却发现是分泌性中耳炎,已经影响到了听力,左耳几乎听不见,右耳也低于平均听力标准...

对宝宝来说,中耳炎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疾病,而在实际情况中,很多家长却误以为孩子只是感冒而已,不能及时治疗而引起的后果往往令人后怕,情况严重的话甚至可能影响今后的听力!

因此,妈妈有必要了解中耳炎,掌握预防和护理知识,及时发现宝宝病症并及时治疗。

宝宝为什么容易患中耳炎呢?

调查显示,62%的1岁以内的宝宝曾患急性中耳炎,3岁以内的比例竟达到了83%!

因为连接宝宝耳部和鼻部的咽鼓管具有“短、平、直”的特点,加之宝宝免疫力较差,容易出现上呼吸道感染。

感染时病毒和细菌通过咽鼓管逆行进入中耳,就会诱发中耳炎。

了解中耳炎的常见类型和症状特点,有助于帮妈妈尽早发现宝宝的中耳炎症状,给宝宝及时有效的护理和治疗。

01

又烧又疼的急性中耳炎

典型特点:发烧、耳朵疼是急性中耳炎的典型症状。

如果宝宝出现不明原因的持续高烧和剧烈哭闹,就要考虑是否患上了急性中耳炎。

对于小宝宝来说,没有办法说清楚自己哪里不舒服,加之很多时候宝宝是因为先感冒之后才诱发中耳炎的,可能会被当做感冒来治疗,而延误中耳炎的治疗。

因此,一些可能反映宝宝患上急性中耳炎的小症状,妈妈一定要留意。

1.不明原因发烧38℃以上,采取治疗感冒的措施3天,症状仍不缓解。

2.宝宝总是左右摇头,或是不停用手摸耳朵。

3.宝宝晚上持续哭闹,无法入睡。

4.耳朵里流出黄色黏稠液体,或是早上起床时发现宝宝耳朵周围有干燥的黄色固体物。

02

导致听力下降的渗出性中耳炎

典型特点:宝宝出现听觉障碍,跟他说话时,反应明显迟钝。

口鼻炎症导致宝宝耳管功能下降,鼓膜内部出现渗出液并积存,从而引发渗出性中耳炎。

渗出性中耳炎容易出现在中耳炎治疗后期。

因为耳朵内出现积液所以宝宝的耳朵会像被堵住了一样,听不清楚。渗出性中耳炎一般不会出现耳朵疼的症状,也不会发烧,因此比较容易被忽视。

中耳炎治疗和护理的特别注意

感冒后要提防急性中耳炎:感冒后,细菌病毒从鼻子口腔进入耳朵引发炎症,就可能导致急性中耳炎。

因此,宝宝一旦患上感冒,一定要及时治疗,并注意观察宝宝是否出现急性中耳炎的相关症状。

一定要配合医生完成整个疗程的治疗。

渗出性中耳炎很容易在急性中耳炎将要治愈的时候发病。这和父母看到宝宝症状好转就擅自停药,没有按照医嘱完成整个疗程的治疗有很大关系。

因此,如果宝宝需要抗菌素治疗,就一定要坚持给宝宝按疗程用药。即使急性中耳炎的症状已经消失,也不能放松治疗。

耳朵流脓一定要勤清理。耳朵流脓时,妈妈可以用湿的纱布轻轻地帮宝宝擦拭干净。

如果耳朵持续流脓,用抗菌素治疗也没有改善的话,就需要切开鼓膜排脓了。

妈妈不用过于担心,排脓时一般只需要在鼓膜上切开1-2mm的小切口,通常2-3天就痊愈了。

湿毛巾冷敷可以缓解耳朵疼痛。把毛巾在冷水中浸湿,然后要拧得很干之后,再敷在宝宝的耳朵上。

冷敷时不要把宝宝的耳朵弄得太湿、太凉。如果疼痛剧烈,就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滴耳液缓解疼痛了。

-END-









































全国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
广西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pkd.com/wadzz/24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