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晁恩祥中医药是国人离不开的医疗

▲国医大师晁恩祥在敦煌召开的"中医药文化和健康产业论坛"上作主题发言

中医药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现今中医药迎来大好发展时机。

中医药的起源与继承

中医药的历史传承是中医药十分重要的课题。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为中国已发现的最古医方。中医四大经典著作(《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奠定了中医理论、临床、中药本草、伤寒与杂病的基础,他们不仅流传至今,而且对当今中医临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及实用价值。

中医诊治疾病过程中所运用的四诊八纲、养生保健,以治未病的理论指导临床的实践,从古至今一直在临床中加以应用。《本草纲目》《内经》《伤寒论》等成为历代医生必读之物,到今天仍被中医医生视为中医学的宝典。中医论著浩若烟海,为后世留下了代代相传的宝贵经验。

百花齐放的千年历史记载了历史名家的诊疗疾病的过程,病案与论著都是历代医家自觉自愿的宝贵贡献。历代医家著书立说,中医的精华由一代又一代医家毫无保留地传给了后世医家,中医传承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历程。

师承也是中医发展的重要途径。自古以来,师带徒、家传等方式使一个个对中医无知的年幼少年,早早就通过家长或师父言传身教、侍诊而慢慢成为一位为民服务的中医。当然,也有人通过多方拜师而博采众长,吸收他人经验,以提高自己的诊疗技能。

历代医家及历代官员都很重视中医药的传承。宋代的官修方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唐朝的《唐修本草》、清代的《医宗金鉴》等专著均为政府组织编撰,成为临床上不可或缺的参考著作。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更加重视中医药。不仅建立了一所中医研究院,而且还建立了四所中医院,大力发展中医药。

中医自信源于理论与临床实践

中医药的整体观念为其理论特色。古代中医药即建立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认为人体健康与自然界、阴阳五行变化相关,人体的脏腑功能是一个相互依存关联的整体,这也受当时哲学的影响。

辨证论治也是中医特点之一。辨证论治是一种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收集患者的临床表现,而后通过四诊、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分析病情,确立证候,并依证立法处方。

这一过程体现了四诊、八纲、辨证立法、处方过程,也称之为理法方药,临床上要确保理法方药的一致性。中医对疾病的诊治过程体现了中医的特色所在。

中医的临床过程体现了中医理论的指导,是具有相关逻辑性、科学性的过程。中医十分重视中医理论,临床中强调以理论指导实践。

随着历代医疗、养生的发展,方剂日渐增多。如《神农本草经》中仅载种药,至明代《本草纲目》已记载余种,方剂也在不断增加,至今各种医书所记载的方剂已数不胜数。

中医药早已成为国人离不开的医疗方式。随着改革开放,针灸、推拿、养生、保健等中医诊疗方式,受到很多国家欢迎,在日韩等东南亚国家及欧美一些国家颇受欢迎,增加了中医药的自信。

中医药重传承也重发展

中医的发展从未停止过。这不仅体现在临床病种的不断增加上,而且随着疾病谱的变化治疗方药也不断增加。

《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中记载了热病,随着历史的发展,明代出现天花,明清一些温病、瘟疫也逐渐出现、增加,从而产生了温病、瘟疫的研究。在SARS、甲流等新的疾病的治疗中,也同样吸收了中医温病学派的思想。

中医著作影响深远。国家建立了几十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中医药学教学教材有了重大变化,中医院校的教材仍然体现了中医药的传统经验和论述,至今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理论及《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仍然是中医教学的主要内容。

当今中成药的不断研发、中药提取方法的不断更新,更体现了中医在现时代对科学方法应用是可取的。

在中医原创基础上,对现代先进科学方法的运用是各个学科运用现代科学的普遍现象,如我们在临床中参考影像学检查及理化检查结果也是无可厚非的。

古代医著内容丰富。我曾经通过我的临床观察,发现有一种咳嗽与教科书所提到的咳嗽中的“热咳、寒咳、燥咳”等不同,我称之为“风咳”。而后翻阅古代医著,发现早有“风咳”之名,只是不够完善,从而研究了苏黄止咳汤,而后又指导了苏黄止咳胶囊的研发,该药已上市,填补了中成药没有治疗风咳——咳嗽变异性哮喘、感冒后咳嗽药物的空白。该药上市后广受医界欢迎,并进入《咳嗽指南(版)》,这便是继承发展的一个典型事例。

延伸阅读

中医救急,随手见功

▲董洪涛,男,年6月生,山东威海人。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导师。

导读:中医本来拥有治疗急症重症的阵地,但如今治疗的却多是些轻病小病。今天分享董老师的急救病例,与各位共勉。

中医救急有殊功——中医治疗急症的病例分析

中医能治病,而且擅长治急症。但不少人误解了中医,认为中医治病不如西医快。以下就我的几则病例来分析,中医治病到底是快还是慢。

一、中风

一女病人55岁,于年1月4日突然发作中风,当时头晕,四肢乏力,跌倒在地,不能自行起来,但扶起来后可独立行走,步态缓慢。医院检查发现:右额顶叶脑梗,住院治疗四天后开始出现言语含糊,答非所问,时有自言自语,时呼之不能应答,伴见四肢乏力加重,双上肢持物不稳,不能下床行走。医院考虑是右顶叶蛛网膜囊肿、脑萎缩,但继续治疗效果不明显。再次诊断,认为是精神病,医院。

病人侄女相信中医,年2月8日来诊时,顺便让我帮助诊治其姑姑。询知现已能独立行走,左手能持物。但精神极差,能勉强回答问题,伴左腿痛两天,大便已经一个月未解。

因未能面诊,根据症状判断为阳明病兼有血瘀。参考前贤治疗此病的经验,处方如下:

怀牛膝50克,生地90克,阿胶20克(烊化),蒲黄10克,五灵脂50克,柴胡30克,炙甘草15克,枳实30克,赤芍30克,生大黄30克。三付,水煎服,日一剂。并嘱若药后大便太稀,停药即可。此后未再联系。

四年后得知,病人服药三付后,诸症豁然消失。四年来未再服药,至今身体健康,且远胜于前。方若对证,效果确实是桴鼓相应。

此方自张大昌《十一师秘要》的脑溢血方及脑血栓方(朱雀汤)化出。张大昌脑溢血方:桂枝50克,炙甘草30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怀牛膝50克,生地克。张大昌脑血栓方(朱雀汤):五灵脂50克,阿胶3挺(编者按:一云3两),艾叶15克,生地30克。

二、肾结石

再举一病例。一位男病人,三天前因血尿检查出右肾结石,疼痛难忍,医院急诊,用过阿托品、地佐辛等药,但只能维持四五个小时不痛,移时又复发。来诊前,上午又因疼痛剧烈而急诊,用过同样的西药,至下午疼痛又发作,病人家属不敢再用西药,送来我门诊。

诊见病人腰痛剧烈,不能直腰,小腹胀满,已经一天未排小便,自服止痛药无效。怀疑是肾结石,病情紧急,当先止痛。急针太溪、三阴交、太冲、水泉、人中、涌泉诸穴,痛略减;再针耳穴:肾、神门、皮质下,腰痛大减,但仍腰胀,加针耳穴腰椎,其腰胀即消失。

嘱病人尽量放松,深呼吸。留针时疼痛又发作,行泻法,其腰痛及腰胀又消失。留针半小时许,疼痛未再发作。

病人家属说,从来不知道针灸能急救,只是以前在我这里针灸,效果不错,想来试试,反正西药效果也不好,没想到针灸疗效如此之好,称神奇也不为过。

经言: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八味肾气丸主之。再给病人处以八味肾气丸合煨肾丸及元胡止痛散加减方,连续服七付以巩固疗效。随访三个月,疼痛未再发作。

三、腹泻

再如,一女病人因吃错东西而腹泻一天,每半小时腹泻一次。病人妈妈来针灸时问能否帮助其女儿,我告诉她针灸治疗急症最有速效,其妈妈马上叫女儿来急诊。针脐上下左右各一寸四穴以止泻;配足三里与太白调和脾胃;并灸太白以升脾阳。病人告知,留针半小时腹内即有咕噜咕噜的响声,其腹泻立愈。

中医擅长治急症

有人说中医是慢郎中,那是因为他们没有见过中医急救的神奇。李可老中医就用大量的临床实践,充分证明了中医治疗危急重症的切实疗效。《内经》中谈到针灸,也多数是治疗急症重病,只要不是枪伤、骨折、大失血、大失液或肿瘤压迫等病症,一般可首选针灸疗法。针灸最能体现出中医救急的所长,我临床试以针灸救急,颇觉得心应手。

针灸为什么能治病?因为人体有经络,经络内联五脏六腑,外络四肢百骸。经络上有穴位,针灸刺激这些穴位,施以补泻手法,可收平阴阳、调脏腑、通经络、和气血、安神志的治疗效果。不管是什么样的疾病,小病轻症还是重病急症,其病机不离阴阳、脏腑、气血、经络、神志这几个方面,因此说,针灸能治百病。善针灸者或施针或用艾,能挽回造化,扶起沉疴,其功之大,不可胜数。

针灸在急症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急症初期,邪正相争,往往邪偏盛而正未衰,此时救治的关键在于快速截断。针灸最擅攻逐邪气,顿挫病势,并可预防变症。或问,若遇到不适合针灸的急症怎么办呢?笔者以为,抢在发病早期针灸常能转急为缓,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基础。比如,中风极早期点刺十宣放血,可大大预防后遗症的发生。

十多年来,我临床上应用针灸治疗急症的病例极多。总结十余年的临床工作,我用针灸治过的急症有:昏迷、休克、流感、高烧、腮腺炎剧痛、急性头痛、头晕、急性支气管炎、哮喘急性发作、心绞痛、急性胃肠炎、胃痉挛、急性肠扭转、肾绞痛、急性胰腺炎、痛经、急性中耳炎、急性扁桃体炎、牙痛、急性咽喉炎、急性扭伤、急性尿潴留、急性荨麻疹、急性胁痛、痛风、腰腿痛等,皆能应针取效。

比如,音哑针通里或神庭可立愈;高血压头晕,针百会、丰隆立降;腹胀则针内庭;牙痛则针合谷;失眠则针百会;咽痛刺商阳出血;眼红刺耳尖放血;腰腿痛刺灵骨、大白等,多可随手见功。

中医本来拥有治疗急症重症的阵地,但如今中医治疗的多是些轻病小病及慢性病症,临床用中医治疗急症重症的少之又少。为什么?一则中医人没有掌握中医治疗急症重症的方法,是不会治;二则担心出现意外说不清楚,这是不敢治。孙思邈告诫: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临床上遇到急症,明明可以立即帮助缓解病情,此时是发扬医德,还是明哲保身,只能说见仁见智了。■

延伸阅读

习近平: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

毛泽东:把中医提到对全世界有贡献的高度

中央文献研究室撰文

快来拿走!国医大师李济仁的高血压治疗保健方

为何老中医总是提醒水果不能过多吃

经络不通,补什么都白费!经络不通的6种反应









































哪里治疗白癜风最专业
北京白癜风怎么办需要多少钱能治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pkd.com/wadzz/322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