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的预防和护理

麻疹是什么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高发,儿童多见,传染性强,易感者接触后90%以上发病。麻疹的主要临床特征是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卡他性鼻炎、结膜炎、口腔黏膜斑和全身性红色斑丘疹。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自从应用麻疹减毒活疫苗(简称麻苗)预防以来,儿童中麻疹发病率有了显著下降,过去多见的并发症如肺炎、中耳炎、麻疹性脑炎、精神异常等也随之显著减少。

麻疹病毒大量存在于发病初期病人的口、鼻、眼、咽分泌物及痰、尿、血中,通过病人打喷嚏、咳嗽等途径将病毒排出体外,并悬浮于空气中,形成麻疹病毒气溶胶。易感者吸入后即可形成呼吸道感染,也可伴随眼结膜感染。麻疹病毒除主要经空气飞沫直接传播外,也可经接触被污染的生活用品传播感染。

麻疹的症状

1、潜伏期:小儿麻疹潜伏期一般为10—14天,亦有短至1周左右。在潜伏期内可有轻度体温上升。

2、前驱期:小儿麻疹前驱期也称发疹前期,一般为3—4天。这一期的主要表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热、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以眼症状突出,结膜发炎、眼睑水肿、眼泪增多、畏光、下眼睑边缘有一条明显充血横线,对诊断麻疹极有帮助。病程2-3日可见颊黏膜粗糙,上有数量不等的灰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的黏膜斑,多时可融合,黏膜斑2-3日内消失。部分病例可有一些非特异症状,如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婴儿可有消化系统症状,呕吐、腹泻等。

3、出疹期:小儿出疹期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体温可突然升高至40—40.5℃,皮疹开始为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

4、恢复期:小儿出疹3—4天后,体温开始下降,皮疹开始消退,消退顺序与出疹时相同;在无合并症发生的情况下,食欲、精神等其他症状也随之好转。疹退后,皮肤留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7—14天痊愈。如果此期体温未恢复正常或再攻上升,提示有并发症发生。

麻疹的预防和护理

小儿麻疹的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小儿麻疹患者是小儿麻疹的主要传染源。同一家庭、同一幼儿园、同—班级的小儿,因为接触多,最容易受到传染而患病。在电影院、公共汽车、娱乐场所与小儿麻疹病人短时间接触,也能造成传染。如果接触了病人刚刚用过的手巾、玩具等,也有传染上小儿麻疹的可能。在照顾了小儿麻疹病孩后,不注意消毒又去照顾别的孩子,也会造成传染。

预防麻疹,提高人群免疫力是关键,因此对易感人群实施计划免疫十分重要。如发现麻疹病人,则应采取综合措施防止传播和流行。

预防麻疹的4个措施

1、自动免疫:易感者都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初种年龄不宜小于8个月,因恐来自母体的抗体中和疫苗病毒,使之失效。

2、被动免疫:年幼体弱及患病者如接触麻疹病人,5天内进行被动免疫可免于发病,5~9天内进行则仅能减轻病情。

3、综合预防措施:发现麻疹病人应立即作疫情报告,并隔离至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至10天。对小儿麻疹患儿应早发现、及时隔离、及早治疗。隔离患儿不要出门,易感小儿不串门。

4、切断传播途径:病人衣物应在阳光下曝晒;病人曾住房间宜通风并用紫外线照射,流行季节中做好宣传工作,易感儿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麻疹护理的5个注意事项

1、对麻疹患儿应早发现、及时隔离、及早治疗。隔离患儿不要出门,易感小儿不串门。

2、良好的护理有助于本病的恢复,并可减少并发症。有的患儿护理得当,可不治而愈。如果护理不当,就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此时要及时采取其他治疗措施。

3、室内温度要适宜,不可忽冷忽热。保持空气新鲜。灯光要柔和,避免强光刺激眼睛。

4、给患儿勤翻身和擦洗皮肤,注意清洁口鼻,如果眼眵过多者,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轻轻擦洗。

5、供给患儿足够饮水,在出疹期给于清淡易消化食物,进入恢复期应及时适量添加营养丰富的食物。

赞赏

长按







































最好的白癜风专家
白癜风治愈后复发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pkd.com/wadzz/648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