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月宝宝得了脑瘫,只因妈妈亲了一口春
吻是我们表达爱意的方式,对孩子更是如此,但是,“亲吻”这种表达爱意的方式可能会让孩子生病,所以别再随便亲吻孩子,也不要随便让别人亲吻你的孩子了!
也许你怎么也想不到,对孩子很随意的一个亲吻,或许是致命的!英国妈妈艾米?斯廷顿,用儿子奥利弗的亲身经历告诉人们,以后不要再随便亲小孩了!
家人亲一下,14个月宝宝全身是病毒
英国14个月大的婴儿奥利弗,从手臂到脚长满皮疹,甚至还有溃疡。妈妈医院就诊。
最后,宝宝奥利弗被确诊感染了疱疹病毒。医生告诉艾米,幸亏就诊及时,如果再晚一天,奥利弗很可能出现器官受损!
更恐怖是,这种病毒很可能跟随奥利弗一生!
医生判断,奥利弗可能被唇疱疹患者亲吻过,病毒通过唾液传播到孩子的体内,造成皮疹和溃疡的出现。艾米把小奥利弗的照片放在网上,目的是想告诫广大家长从她身上吸取教训,更好地照顾小孩,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然而这样的“死亡之吻”并非首例
2岁宝宝被吻出"亲吻病",面部瘫痪
据报道,苏州2岁10个月的宝宝妮妮,因为眼睛大,脸蛋又肥嘟嘟的,每次大人带她出门,总有很多路人过来逗弄。
一天,妮妮妈带女儿到公园玩,被同学张琴亲过后,竟然开始发起高烧、口歪眼斜、面部瘫痪。送医检查后,医生发现宝宝感染了EB病毒,患病与被大人亲吻有直接关系。
爷爷亲吻孙子致其死亡医生“
张思莱医师”微博曾爆出,爷爷因下巴长脓包亲吻还是新生儿的孙子,导致孙子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死亡!后经记者证实,确有这种可能,越小的婴儿抵抗力越弱,婴儿的皮肤就像成人裸露的伤口,细菌、病毒都可能渗透皮肤导致孩子被感染。
一个亲吻真的有这么恐怖吗?
在孩子脸上亲一下,真的会得“亲吻病”吗?医生表示,临床上没有“亲吻病”这种说法,其实所谓“亲吻病”是指通过口腔或唾液传播的疾病。
在临床上,类似的病例并不少见,如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扁桃体炎、肝炎、结膜炎、口腔疾病支原体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等,都可能通过亲吻传染给宝宝。
口对口传播概率低,但是亲一下就得病,还是让各位爸爸妈妈们人心惶惶。对此,医生解释,这种说法太夸张:首先需要父母已被该病毒感染,然后对孩子有个口对口的传播,同时孩子的抵抗力不够强,被转播过来的病毒量恰好致病,如此才行,但此种概率是非常低的。如果大人有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应避免亲吻孩子。
折姐还是那句话,再小的概率,一旦降临到你的宝宝身上,那就是百分之百!
警惕“亲吻病”
其实所谓“亲吻病”是指通过口腔或唾液传播的疾病,它由EB病毒所致的急性自限性传染病,像父母亲吻儿童、口对口喂食等都会发生感染。
医生表示,口腔里有几百种细菌,其中约5%可能会危害健康,亲吻可传染超过种细菌。
EB病毒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据了解,这种病的潜伏期在1~2周,起病急缓不一,咽炎型、腺热型、淋巴结肿大最为常见。
关于亲吻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1、卸妆前不要亲孩子
很多妈妈不卸妆和换衣服抱起宝宝就狂亲,这样做对宝宝的健康很不好。脸上的化妆品和口红会跟随你的热情进入宝宝的口腔。
2、感冒时不要亲孩子
生病感冒时,大人身体携带有一定的病毒因子,而这些病毒因子会通过近距离接触传染给免疫力和抵抗力相对较弱的宝宝,造成交叉感染,不利于宝宝的健康。
3、有吸烟习惯不要亲孩子
如果父母有吸烟的习惯,那么建议在亲吻宝宝前,最好先刷刷牙。因为长期吸烟的人,其嘴巴和呼吸道中都会残留烟焦油、尼古丁等有毒物质。而宝宝对其很是敏感,稍有不慎便会诱发哮喘等疾病。
4、不随便让别人亲吻孩子
有的人为了表现对孩子的亲热,动不动就亲一亲。一定要学会帮孩子拒绝别人的亲吻,因为我们并不了解对方的健康状况。
5、不要嘴对嘴亲
亲吻孩子时千万不要嘴对嘴,因为大人口中有几百种细菌,通过亲吻可传染的可传染超过种,幼儿抵抗力低如果被传染细菌就容易生病。
6、不要亲面部三角区
这个区域血管丰富,不少血管直接通向大脑,一旦损伤感染,就极有可能把细菌和毒素传到大脑,引起其他疾病。
7、不要亲小宝宝的手
孩子很可能会把刚刚被亲吻过的小手放进口中吸吮。爱吸吮手指头,无形中就增加了病菌感染的机会。
8、不要有口水残留
春天,天气反复不定,容易出汗,如果大人的口水再停留在宝宝的皮肤表面,那就更容易出现湿疹或汗疹。
9、乙肝患者不要亲孩子
乙肝病菌有极强的传染性,就算是平时吃饭喝水都有可能被传染。父母要及时配合医生的治疗,康复之后再和宝宝接触。
10、有皮肤病、肠道感染,不要亲
如果家人正患传染病,建议不要亲吻宝宝,因为唾液成分中可能就含有传染源。特别是如果父母发现脸上、手脚上出现成片的水疱,伴有发烧,可能是疱疹。
家长的这些习惯要改!
1.将食物咬断咬碎后再喂给幼儿
一些家长喜欢将食物咬碎后再喂给孩子吃,进餐时和孩子合吃一份餐,以及亲吻孩子嘴巴等,都可能将自己体内的病毒传染给孩子。
2.喂奶前自己先吸奶嘴试试温度
这样间接同样会传播病菌。可以用奶瓶把奶滴在手腕内侧测试温度,不烫手为宜。
3.外出回家不洗脸、洗手、不换衣服,就抱孩子亲热
家长们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自己体内的病毒正处在传染的潜伏期,便可能把病毒传染给宝宝。许多大人对拉肚子也并不在意,致病细菌是通过口腔进入肠道的,因此带菌者的口腔也是可以传播病毒的。
宝宝的抵抗力弱,免疫力差,稍不注意就可能被感冒病毒感染,甚而引发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等,因此家长们应对感冒病毒引起高度重视。
家长们还应该注意,不是等自己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发烧等明显感冒症状,才开始与宝宝保持距离。只要出现轻微感冒症状,比如轻微的头疼、咽痛,也应避免跟宝宝做出相互亲吻等亲昵之举。如果家长想表达爱的方式,亲亲宝宝脸蛋、额头就行了,别再嘴对着嘴亲吻了。
其实不光是亲吻,宝宝因为年龄太小,很多逗宝宝的不科学亲近方式,都有可能会让宝宝生病!
这样逗宝宝容易生病,你竟然还在做!
1.捏宝宝小脸
小宝宝的脸颊总是肉乎乎,圆滚滚,摸起来又非常光滑、细嫩,所以有不少大人爱捏捏宝宝的脸蛋,逗宝宝流口水。其实这对宝宝是非常有害的。因为宝宝脸部皮肤很娇嫩,口腔内腮腺组织发育不完善、脆弱、易受伤害。
婴儿4个月大的时候,唾液腺开始发育并逐渐成熟,等6至7个月的时候,大部分婴儿的口水分泌量会更多,这时流口水是正常的现象。
但如果外界的一些刺激,比如用手捏脸蛋,使唾液腺不断被刺激,宝宝的唾液分泌量会增加,而带有消化酸的唾液将会很容易腐蚀皮肤最外的角质层,产生湿疹、发炎等症状!
2.逗宝宝大笑
笑是宝宝表达自己开心愉悦心情的一种表现,爱笑的宝宝长大后性格也会开朗许多,但大人在逗笑宝宝时,一定要注意时机,把握好分寸和尺度。
频繁大笑,很可能造成宝宝瞬间窒息、缺氧,过分张口甚至会引起下颌关节脱臼。在宝宝吃奶的时候,逗笑很可能引起强烈呛咳和吸入性肺炎。
3.“坐飞机”、“拔萝卜”
孩子爱玩,好奇,贪新鲜,所以就有了“坐飞机”。大人双手分别抓住宝宝的脖颈和脚腕,用力往上举,同时转圈。这样非常容易摔伤宝宝,严重的话会损伤宝宝的脑神经,影响大脑发育。
“拔萝卜”也是大人常常逗弄宝宝的方式,大人用手箍住孩子头部使劲往上提,使之双脚离地,或者双手拉住宝宝的手臂提离地面。有说法说这样能让宝宝长高,这绝对是错的!“拔萝卜”非但不能使宝宝长高,很容易扭伤宝宝的手腕关节和肩关节,导致脱臼。
4.捏宝宝鼻子
在折姐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家长,他们觉得在宝宝小的时候捏捏鼻梁,长大后鼻子会变得更加挺拔。
但是事实上,婴幼儿的鼻腔比成人短,没有鼻毛,后鼻道狭窄,血管丰富,如果经常捏孩子的鼻子,会影响孩子的呼吸,损伤粘膜和血管,导致炎性反应,从而容易被细菌和病毒侵犯,导致疾病发生。
另外,当婴儿有鼻腔感染时,捏鼻子可能会使鼻腔中的分泌物通过耳咽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亲近宝宝是好事,但是一定要注意宝宝年幼,很多事情经不起哦~
?回复关键数字:获取以下精彩内容
.她是《欢乐颂2》中遭遇最悲催的人,戏外的她五岁父母离异,沉寂十年才走红更让人心疼!
.十七次死里逃生,这个男人,可能是最背也可能是最幸运的人...
.她往土里丢了一个土豆,结果家里变成了菜园!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pkd.com/wadzz/6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