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诊治儿童急性中耳炎
冬、春季节,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有一部分孩子在感冒期间,出现频繁哭闹,用手拽耳朵,捂耳朵,或者拍击自己的耳朵,出现这种情况,家长一定要当心,孩子很有可能得了急性中耳炎,在我日常工作中,感冒并发的急性中耳炎很常见,通过问诊、家长描述,基本可以确定,中耳炎高发的年龄段在1-2岁,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往往不能表达自己的不适,家长切勿粗心大意,延误治疗,被延误治疗的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有文化的家长,觉得普通感冒而已,大多都是病毒感染,挺挺就熬过去了,殊不知急性中耳炎多数由细菌感染所致,没有及时就医,导致鼓膜穿孔,耳脓肿,脑膜炎,听力下降,甚至严重危及到生命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那么什么是急性中耳炎呢?
儿童急性中耳炎是指细菌和(或)病毒等病原体经咽鼓管直接进入鼓室引起中耳腔黏膜感染,通常继发于普通感冒,在48h内发病,病程不超过12周。
刚才说了病原主要有细菌和病毒,但一部分患儿也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细菌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主要为肺炎球菌(约占70%),其次为未分型的流感嗜血杆菌(约占20%),卡他莫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从急性中耳炎的分型来看,主要分为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主要表现为局部症状,耳痛,呈持续性;婴幼儿耳痛的特点可表现为易烦躁,有时为捂耳朵和拽耳朵,甚至影响睡眠,早期上呼吸道感染者可伴有发热。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除局部持续性耳痛症状及婴幼儿耳痛特点外,主要表现为全身症状,如:高热,哭闹,恶心,呕吐等。中耳黏膜充血,肿胀,脓性分泌物增多,鼓膜充血外突,甚至穿孔流脓。如感染累及乳突腔化脓,未及时引流,可引起脑膜炎等。症状直到耳流脓后缓解。部分患儿早期听力下降。
可以做哪些检查:
1.耳窥镜检查可见鼓膜炎性充血,用鼓气的耳窥镜检查观察中耳积液状况,鼓膜穿孔后见脓性分泌物。
2.听力学检测
3.CT检查:怀疑有颅内或颅外并发症的患儿需做颞骨CT检查。
4.病原体检测:对于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积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不高,不作为常规检测手段,但对于化脓性中耳炎的脓性分泌物检测是必要的,可明确病原菌。
5.常规化验如:血常规、CRP检查
如何治疗呢?
原则主要是抗菌药物的应用,结合其他对症治疗等。
对于怀疑为细菌感染引起的非化脓性和化脓性中耳炎,特别是重症(耳流脓或伴高热≥39℃),以及婴幼儿,应该及时应用抗菌药物治疗。
6个月至2岁的儿童:
对于急性中耳炎伴耳漏(从外耳道内流出一些非脓性的液体,医学上称为"耳漏)或高热≥39℃者,或双侧急性中耳炎不伴耳漏者,应及时应用抗菌药物治疗。
对于单侧急性中耳炎不伴耳漏或密切随访48-72h,症状无改善,应给予抗菌药物治疗。
>2岁的儿童:
对于急性中耳炎伴耳漏或伴高热≥39℃者,应该及时应用抗菌药物治疗。
对于双侧和(或)单侧急性中耳炎不伴耳漏者或随访48-72h,症状无改善,应给予抗菌药物治疗。
抗生素如何选择?
根据儿童急性中耳炎常见的三种致病菌,肺炎球菌、未分型的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根据国内、国外指南、文献报道及临床实践经验,推荐选用口服阿莫西林,其常用剂量为每天40-50mg/kg.可增加到每天80-90mg/kg。疗程7-10d.
如青霉素过敏,可选择口服阿奇霉素,每次10mg/kg,每天1次,疗程3-5d.
如以上药物治疗无效,可选用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口服的有希刻劳(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和头孢地尼等。
抗生素的疗程?
小于2岁和临床严重的患儿,口服抗生素标准疗程为10d.
对于有轻度或中度临床症状的2-6岁患儿口服标准疗程为7d.
对于有轻度或中度临床症状的大于6岁患儿口服标准疗程为5-7d.
局部治疗?
1.1%酚甘油滴耳剂:主要针对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的早期耳痛症状。
2.3%双氧水清洗+局部采用非耳毒性抗菌药物滴耳剂主要针对化脓性中耳炎耳流脓。
3.鼻腔局部用药:减充血剂(使用不能超过7d)以及抗组胺药或鼻用激素,可缓解咽鼓管咽口炎性黏膜肿胀,降低中耳腔负压,减少渗出,缓解疼痛。
手术治疗:
1.鼓膜并发症切开引流术:主要针对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引起的并发症,如耳后流脓,急性化脓性乳突炎等。
2.鼓膜切开中耳置管术:主要治疗复发性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积液的有效手段,其指征为(半年内发作3次,1年内发作4次)
以上就是对急性中耳炎的介绍,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知道,即便是普通的感冒,我们也不能小看敌人,一定要细心观察孩子生病期间的精神状态,以及一些异常表现,必要时及时就医,切勿延误治疗。
参考文献:
儿童急性中耳炎诊疗——临床实践指南(年制定)
儿童急性中耳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
AAP急性中耳炎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欢就赞~
别致的医赞赏
人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pkd.com/wadzz/7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