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与防护知识

头部白癜风图片 https://m-mip.39.net/zl/mipso_6109738.html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病变主要位于鼓室。好发于儿童、冬春季多见,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主要致病菌为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常见的感染途径有:

①咽鼓管途径;

此种途径最常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传染病,在污水中跳水、不适当的捏鼻鼓气等,细菌可经咽鼓管进入中耳。

②外耳道鼓膜途径;

鼓膜外伤、鼓膜置管、不遵守无菌操作的鼓膜穿刺等,致病菌可直接由外耳道进入中耳。

③血行感染病变主要累及鼓室。

二、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可有畏寒、发热、食欲缺乏。小儿全身症状较重,常伴呕吐腹泻等症状。一旦鼓膜穿孔,全身症状明显减轻,体温恢复正常。

2、耳痛多数病人鼓膜穿孔前疼痛剧烈,表现为搏动性跳痛或刺痛,可向同侧头部或牙齿放射。鼓膜穿孔流脓后症状减轻。少数病人可无明显耳痛症状。

3、听力减退、耳鸣及耳流脓初期病人常感明显耳闷、低调耳鸣和听力减退。当鼓膜穿孔后,影响鼓膜及听骨链活动的脓液流出,初为脓血样,后为脓性分泌物。此时,耳聋反而减轻。

三、辅助检查

1.耳镜检查起病早期,鼓膜松弛部充血,病情进展时,鼓膜弥漫性充血、肿胀、向外膨出、局部可见小黄点。如炎症不能得到及时控制,即发展为鼓膜穿孔。

2.耳部触诊乳突部可有轻微压痛。

3.听力检查多为传导性聋,少数患者可因耳蜗受累出现感音神经聋或混合性聋。

4.血象白细胞总数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加,鼓膜穿孔后血象逐渐正常。

5.X线检查乳突部呈云雾状模糊,但无骨质破坏。

四、治疗

控制感染,通畅引流,祛除病因为本病的治疗原则。

1、全身治疗

早期、足量使用有效抗生素。一般可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药物。抗生素需使用10天左右,或流脓停止后继续用药一周。

2、局部治疗

(1)鼓膜穿孔前:可用1%酚甘油滴耳,消炎止痛。1%麻黄碱和含有激素的抗生素滴鼻液交替滴鼻,可改善咽鼓管的引流,减轻局部炎症。如全身及局部症状较重,鼓膜膨出明显,而引流不畅时,应在无菌操作下行鼓膜切开术,以建立良好的引流。怀疑并发急性乳突炎者,行X线拍片活CT扫描确诊后立即行乳突切开引流手术。

(2)鼓膜穿孔后

①先用3%过氧化氢彻底清洗并拭净外耳道脓液。

②局部用抗生素水溶液滴耳,如0.3%氧氟沙星滴耳液、利福平滴耳液等。

③脓液减少、炎症逐渐消退时,可用甘油或乙醇制剂滴耳。

④感染完全控制后,多数病人的鼓膜穿孔可自行愈合。穿孔长期不愈者,可行鼓膜修补术。

(3)病因治疗

积极治疗鼻腔、鼻窦、咽部与鼻咽部慢性疾病,如肥厚性鼻炎、慢性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等,有助于防止中耳炎复发。

五、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防护呢?

1.正确使用滴耳剂。滴耳剂使用步骤如下:

①患者侧躺,耳朵朝上;②滴入3-5滴滴耳剂;③继续侧躺3-8min,让药剂和病变黏膜充分接触,以发挥药效。

2、避免坐飞机,飞机上的气压会加重病情,延长恢复时间。

3、平时最好不要游泳,避免耳朵里进水。

4、生活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忌烟酒、辛辣刺激性食物。

5、加强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感冒。

来源:医院

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医生做对这件事,门诊量翻倍!套医学视频课程可以免费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pkd.com/wahl/144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