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耳朵痛,不要忘记龙胆草

项目管理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shishang/20004.html

提起中耳炎,相信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俗称“烂耳朵”,是鼓室粘膜的炎症。病菌进入鼓室,当抵抗力减弱或细菌毒素增强就会有炎症。

我们平常所说的中耳炎,通常是西医的叫法,中医上属于“耳闷”“耳闭”的范畴,在耳鼻喉科都属于常见的病症。西医有多种治疗中耳炎的方法,如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术、咽鼓管激光成形术和药物治疗等,但是最终效果还是有待提高的。

其实按中医来讲,中耳炎和肝胆湿热有关系。因为人有12条经脉直接上通于耳,其中包括胆经、胃经、小肠经、膀胱经等。所以中医认为,耳朵是肾之窍,肾开窍于耳,心气直通于耳,胆经上通于耳,肝胆互有表里关系,所以肝胆问题就会影响到耳朵。

而肝胆湿热,首选龙胆草来治疗。龙胆草是我国传统中药,据《本草纲目》记载:“性味苦,涩,大寒,无毒。主治骨间寒热、惊病邪气,继绝伤,定五脏,杀虫毒。”等功效,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下。

龙胆草功效

药名:龙胆草。陵游(《本经》)。志曰︰叶如龙葵,味苦如胆,因以为名。

入药部分:龙胆草的根及茎。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归肝、胆经。

功效: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

主治:湿热黄疸、小便淋痛、阴肿阴痒、湿热带下、肝胆实火之头胀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肿、胁痛口苦、热病惊风抽搐。

龙胆草附方

组成:龙胆草黄芩山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生甘草

功用: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

主治:肝胆实火上扰,症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或湿热下注,症见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妇女湿热带下等。

禁忌:此方药物多为苦寒之性,内服每易有伤脾胃,故对脾胃虚寒和阴虚阳亢之证,或多服、久服皆非所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pkd.com/wahl/156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