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月大婴儿被感染疫情当下,该打疫苗的
在这样一个“多病之春”,疫苗就是娃的“保命符”!可是面对名目众多的疫苗,很多妈妈都是一个头两个大。
在春季到来之前,今天就来好好说一说疫苗的那些事儿!
-1-
疫情当前
要不要推迟打疫苗?
很多妈妈担忧:目前疫情形势严峻,轻易不敢出门,孩子接种疫苗的时间要不要推迟?
小编建议:
除了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有特殊接种时限要求的疫苗(如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或不详母亲所生新生儿、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的乙肝疫苗等),以及疫情防控需要应急免疫的疫苗,其他疫苗可以考虑暂时推迟接种,等响应期结束或是政府另行通知再前去接种。
考虑到狂犬病的严重致死性,狂犬病暴露后一定要正常接种。
如果前去接种,这几点千万要注意!
①提前咨询预防接种中心,确定是否正常开放、是否有苗。
②建议错峰出行,做好个人防护,尽可能护住宝宝的口鼻,防止飞沫传播。
③避免公共交通,私家车出行为宜。
④及时洗手。
⑤接种后,在接种中心人少的清洁区域,观察30分钟再离开。
-2-
一类VS二类
疫苗为何分等级?
其实,一二类疫苗的分类只代表费用和管理的不同,不代表重要性上有差别。
一类疫苗来自国家的强势安利,是国家向公民免费提供并强制接种一类疫苗。
而且官宣:“新生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应进行初次的免疫接种,最迟不应该超过3月龄。”
二类疫苗需要自费接种,但是在国家财政允许、疫苗足够供应时,二类也会纳入到一类里。
一类疫苗一共有十种,以下是名称和接种时间,妈妈们可以收藏起来哦。
点击可查看大图
-3-
花钱的疫苗
到底打不打?
因为我国还没能达成“全民疫苗自由”,所以有些很重要的疫苗还是要自费接种。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最好接种二类疫苗,毕竟还可以补充一类疫苗,给宝宝更强的抵抗力。
不过,二类疫苗多达十几种,都打下来开支不算小,预算不够的话,小编推荐优先接种这几类疫苗:
●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
世界卫生组织(WHO)也推荐优先接种此类疫苗,能预防13种肺炎球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包括肺炎、脑膜炎、中耳炎、鼻窦炎等。
接种时间:2月龄接种到7月龄,一共3剂,每剂间隔至少1个月,12~15月龄加强1剂。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
B型流感嗜血杆菌是5岁以下宝宝广泛易感的病原体,而2月-2岁宝宝患流感嗜血杆菌性肺炎几率很高,此类疫苗能预防该病菌引起的肺炎、脑膜炎。
接种时间:2月龄~3月龄:3剂,18月龄加强1剂。
●流感疫苗
卫健委颁发的18年版《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建议:小于5岁的儿童、大于65岁的老人、肥胖者、孕妇、一线医疗工作者等易感人群要接种流感疫苗。
6月龄以上的宝宝都可以接种,因为流感病毒老变异,有多副面孔,所以推荐每年都接种,时间在9~12月份。
●手足口疫苗(EV71疫苗)
EV71是引发重症手足口的主要病毒,死亡率相对较高。
卫健委颁发的《手足口诊治指南》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建议接种此类疫苗。
建议≥6月龄的宝宝,越早接种越好,最好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
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两剂之间间隔一个月。
手足口疫苗各地接种程序不同,妈妈可以在当地防疫站提前了解。
●水痘疫苗
1岁后接种1剂,4岁再接种1剂。
在我国上海地区,水痘疫苗大部分预防接种站已经可以免费接种。
内容有点多,妈妈们是不是都记不住?没关系,主要记住这几点就可以啦:
①二类疫苗和一类疫苗同样重要,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接种;
②二类疫苗中推荐优先接种的有:13价肺炎链球菌疫苗、手足口疫苗、流感嗜血杆菌疫苗、流感疫苗、水痘疫苗,其他没有提到的,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接种;
③疫苗问题频发,妈妈带娃接种时一定要细心,积极核对和记录疫苗信息。
最后,再提醒妈妈们一句,特殊时期,没有要紧的事还是待在家里最安全哦。
免责声明:
本公号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医疗、健康、用药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专业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具体医学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对这篇文章有任何建议,请后台留言。文中部分图片及截图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科学家庭育儿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pkd.com/wahl/16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