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节气至,农谚春分无雨闹瘟疫,春分有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薜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蓦然旧事上心来,无言敛皱眉山翠。——宋·欧阳修《踏莎行·雨霁风光》
春分简介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第四个节气,于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前后(公历大约为03月20日-03月22日期间)太阳到达黄经0°(春分点)时交节。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也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说明春分日昼夜几乎等长,且正值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故得名“春分”。
春分时间
春分是在公历每年03月20-22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0°。
年春分时间:03月20日中午11:49:29,农历庚子鼠年二月(大)廿七,黄帝纪元年02月27日。
春分气候
春分时节,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区和北纬45°以北的地区外,各地日平均气温都达到0℃以上,尤其是华北地区和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甚至能到10℃以上。而华南地区更是一派杨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的暮春景象。
中国农民最擅总结经验教训,他们从多年的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易于记忆的农谚,并对未来的农事与天气进行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譬如“春分无雨闹瘟疫,春分有雨病人稀”这句,意思是如果春分日这一天下雨的话人就不容易得病,因为一般是干旱少雨,给细菌和病毒的传播带来了先天条件,也是疾病的多发期。
春分三候
春分三候,元鸟至,雷乃发声,始电。意思是说:春分日一到,玄鸟(即燕子)便陆续从南方飞回,开始在百姓居家的屋檐下筑巢哺育新燕;下雨的时候天空也开始轰轰地打雷,并发出刺目的闪电,如同一把利剑一般,劈开黑暗的天空。
春分习俗
(1)春祭
在古代,“春分”时节最重要的仪式是“朝日”,又称祭日,起源于周朝。《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此俗历代相传。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而在民间,则流行春分祭祖。当然,今年春分尚属疫情期间,可以响应号召,一起“云祭祖”。
(2)竖蛋
春分竖蛋,也分春分立蛋,指在每年春分日,各地民间流行的“竖蛋游戏”:选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鸡蛋,在桌上将它竖起来。年前,中华民族先民就开始以此庆贺春天的来临,“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也流传至今。如今这一中国习俗早已传到过国外,成为“世界游戏”。
春分食材
春天在五行中属木,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也是属木性,因而春季日常需注意疏肝解郁、消肿止痛。避免辛辣、油炸烧烤等易上火的刺激物,饮食宜清淡、多吃当令鲜蔬,最能滋补养肝。
而白萝卜就是一种很好的食材,不但能上下通气,还能起到去疾病、解春困的功效。现代医学也表明,萝卜有很好的利尿效果,所含的纤维素也可促进排便,利于减肥。如果想要利用萝卜来排毒的话,则比较推荐生食,建议可以打成汁泥或者凉拌的方法来食用,这样效果会比较好。
春分食谱
(1)萝卜烧肉
猪五花肉克、白萝卜1个、生姜片5-6片、大葱叶子1根、小葱花10克。
生抽30克、老抽30克、红糖10克、白糖10克、料酒30克。
①五花肉切小段洗干净,下锅焯水,捞出沥干备用。
②锅中倒油,加入红糖,炒粘稠后放入五花肉翻炒上色,然后倒入料酒继续翻炒10-15秒。
③切好姜片和大葱叶子备用。
④锅中加入水,糖,盐,生抽,老抽,烧开后放入萝卜。
⑤烧开后放入生姜片和大葱叶子。
⑥中小火焖煮半小时开盖大火收汁即可。
(2)油焖春笋
春笋 5根、葱花10克。
盐 少许、冰糖少许、料酒 半勺、生抽 1勺、蚝油 1勺。
①春笋剥出,切掉老根后,焯水冲洗干净沥水备用。
②下油,放入冰糖,小火不停地翻炒。
③炒出泡泡后,倒入竹笋开大火快速翻炒。
④加入蚝油、料酒、生抽、盐翻炒均匀,中火炒几分钟。
⑤撒上葱花,即可出锅上桌。
春分常识
春分时节,空气比较干燥,就很容易出现口舌生疮、口唇的疱疹、中耳炎、三叉神经痛等情况,这些按照《黄帝内经》所讲“诸痛疮疡,皆属于火”。
此时应避免吃橘子等容易发生上火的食物,增加水分摄入,避免饮用碳酸饮料、酒精饮料等饮品。如果喜爱饮茶,也可以喝些菊花茶、金银花茶等帮助去火。此时还应早睡早起,避免身体过分疲劳。如果情况允许,适当进行一些体育锻炼,顺便想想下一步要做什么,也能帮助你缓解上火的症状。
本文系岐黄问答独家稿件,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盗用以及洗稿,未经同意擅自盗用,将追究到底。
今日互动:你还听过其他关于春分节令的俗语或者俚语吗?欢迎留言与我们一道讨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pkd.com/wahl/16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