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耳月系列科普一中耳炎,听力健康杀伤榜
年3月3日是第17个全国爱耳日。为了普及耳健康保健知识,提高全国人民爱耳、用耳、护耳意识,由共青团南昌市委、江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章金媛爱心奉献团等共同联合医院(赣南医院)发起“千人齐做护耳操·挑战世界纪录”大型爱耳护耳公益活动。当天经世界纪录协会认证官认证,本次活动创下了”世界上最多人齐做护耳操“世界纪录,并收入世界纪录协会数据库。
本月,医院(赣南医院) 案例1:孩子6岁,告诉妈妈耳朵里有东西流出时,家长才发现那里有黄色的分泌物。经过医院(赣南医院)小儿耳鼻咽喉科刘主任问诊,得知孩子一直有过敏性鼻炎,早几天就说过耳朵痛,但家长没注意。
案例2:宝宝1岁多,孩子晚上莫名其妙大哭,还以为孩子喉咙怎么了。经过深入询问才得知,半月前宝宝有流涕感冒病史,后检查发现患有中耳炎。
问
中耳在哪儿?
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和乳突及乳突小房,各部均内衬粘膜并相互延续,故病变可相互蔓延。
中耳好比一个小小的火柴盒,有六个壁,前壁就是鼓膜,将外耳道(俗称耳孔)和中耳隔开,中耳腔内覆盖着粘膜,有三块起传音作用的听骨与内耳相连。一般情况下,洗澡时外耳道偶尔进水,只要鼓膜没有病变,水是进不了中耳腔的,也不可能引起中耳炎。
所以孩子洗澡时耳孔不慎进了水,只要用脱脂棉小心吸出就行了,但应注意手势切莫太重。
问
中耳为什么会发炎?
在中耳腔内,有一条细管子通往鼻咽部,医学上称为咽鼓管。医院(赣南医院)小儿耳鼻喉科刘主任说:与成人相比,孩子的咽鼓管位置呈水平状,且较宽、直、短,故小儿患上呼吸道感染时,鼻咽部的细菌或病毒容易通过咽鼓管侵及中耳,引起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也就是说孩子感冒之后特别容易得中耳炎!此外,给小儿掏挖耳朵,不小心损伤了外耳道粘膜或鼓膜导致了感染,也有可能蔓延到中耳发生炎症。
问
中耳炎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医院(赣南医院)小儿耳鼻喉科主任提醒:许多家长容易忽视孩子耳健康问题。中耳炎危害大,可因听力下降影响孩子的受教育以及性格培养等。
○全身症状:急性中耳炎患儿全身症状较重,常伴有发热、畏寒及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耳痛:中耳炎时有耳深部搏动性跳痛或刺痛,吸吮、吞咽及咳嗽时疼痛加剧。大孩子会诉说耳痛,小婴儿由于不能语言表达,可表现为烦躁、哭闹、夜眠不安、摇头或用手揉耳;因为吸吮和吞咽时耳痛会加重,所以小儿不肯吃奶。个别小儿会拒绝被碰触耳部。
○鼓膜穿孔:鼓膜穿孔后耳内可有液体流出,初为血水样,以后变为脓性液体。鼓膜一旦穿孔,耳痛可顿减,体温也随即逐渐下降,全身症状明显减轻,患儿也随之变安静了。
○鼻炎:患有鼻炎可以增加患中耳炎的机会,28%的中耳炎患者有过敏性鼻炎的存在。
问
怎么知道孩子患有中耳炎?
1、发烧
发烧是急性中耳炎的代表症状。宝宝连续3天发烧37.5℃以上,吃了药烧却持续不退时,就要考虑宝宝有患中耳炎的可能,要尽医院检查。
2、挠耳朵
孩子在2岁以前是说不清自己什么地方疼的,不过,他会用行动告诉你。如果他不断地摸耳朵、挠耳朵、揪耳朵,要想到他是不是患了中耳炎。
3、左右摇头
左右摇头也是患中耳炎的重要特征。因为耳朵里不舒服,宝宝会试图通过摇头来减轻症状。所以,发现宝宝躁动不安、摇头,要想到他耳朵可能不舒服。
4、哭闹
孩子突然变得烦躁,不停地哭,而且夜里也因为疼痛而睡不好觉,这时要立即带他去看医生。
5、耳朵积水
急性中耳炎发作时,中耳内会积水,鼓膜肿胀。鼓膜穿孔时,就会有黄色的分泌物流出。孩子耳朵周围如果出现干皮,就要注意了。
6、听力不好
鼓膜里有渗出液会导致听力下降。如果你发现宝宝对你的召唤反应迟钝,叫他几遍也不理睬,要赶快带医院进行检查。
在线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开启在线咨询窗口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pkd.com/wahl/7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