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城金梓秋冬季幼儿常见疾病预防

秋冬季节天气干燥,由于孩子皮肤娇嫩、呼吸频率高、肾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如果饮水和饮食调理不当很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当然这些常见的流行性疾病是可以预防的,如何预防呢?

各位宝爸宝妈们要多注意并提前预防~~~

01

疱疹性咽颊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

主要症状: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小时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年长儿童及成人常见严重的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经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本病预后良好。

易感人群:多见于3~10岁儿童,好发于夏秋季。同一患者可多次发生由不同型别病毒引起。

预防措施:

(1)经常开窗通风;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

(2)注意劳逸结合。防止受冷,如身体不适应卧床休息。

(3)进行饮食调养。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再辅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摄入。

(4)雾霾天气等,应戴口罩、面罩等,做好防护措施。

(5)保持肠胃通畅。平时多饮温开水,吃易消化的食物,保持肠胃通畅。

(6)及时就医。一旦发现应尽快就医,千万不要“拖”。

2

手足口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预防措施:勤洗手、讲卫生、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3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

易感人群:多见于5~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预防措施:接种腮腺炎疫苗,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

4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预防措施:接种水痘疫苗,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

5

流感

南宁市疾控部门相关负责人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主要经空气飞沫和被污染的物品接触传播,以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生为主。流感潜伏期一般为数小时至4天。发病常见急起高热,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体温可达39℃~40℃并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干咳等症状。

三类人群或场所要做好防范:一是学校和托幼机构,要严格按照防控措施要求加强各项传染病防控。发现发热或流感样病例,第一时间为其佩戴口罩并实施单独隔离,及时与家长联系,带患者就医或回家休息,避免参加集体活动和进入公共场所。强化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登记制度,对新发现的病例及时登记和报告;二是家里有孩子的家长们,应注意让孩子尽量避免接触出现流感样症状的患者,不得不接触时,可佩戴口罩,以降低感染风险。孩子一旦接触了出现流感样症状的患者,尽量避免用手接触自己的眼睛、口和鼻,同时立即用肥皂或香皂洗手;三是如不小心染上流感,如自己感觉发热(体温大于等于38℃),伴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时,轻症流感患者可居家隔离治疗,重症患者应及时就医。

预防措施:

一是积极锻炼身体,可以有效增强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预防流感发生;二是注意休息,人的睡眠状态不好会直接影响到抵抗疾病的能力,避免熬夜等情况;三是冷暖交替时,人体不能很好地适应剧烈的冷暖变化,抵抗能力就会下降,要及时增加衣物防寒保暖;四是注意个人卫生。据研究发现,一半的流感病毒都是通过手部感染的;五是流感病毒比较容易通过空气传播,要保持室内通风;六是一些流感易感人群应该积极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疫苗可以有效抵抗流感病毒。流感疫苗在我国属于二类疫苗,自愿、自费接种,部分地区纳入了医保报销范围。目前我国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有全病毒疫苗、裂解病毒疫苗、亚单位疫苗3种,均为灭活疫苗,用于预防疫苗针对性流感病毒毒株引起的甲、乙型流行性感冒。

6

上呼吸道感染

婴幼儿上火是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的导火索,这是因为咽喉部干燥,抵抗力下降。若受到鼻病毒等感染,就会发生上感,出现发热、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咳嗽等症状。

预防措施: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多到户外活动。发生上感不要滥用抗生素,让幼儿休息好,多喝白开水,饮食以素淡流质为宜。

7

口角炎

俗称“烂嘴角”,多因维生素B2和锌缺乏引起,如果伴有细菌或真菌感染时更易出现嘴角干裂、糜烂,疼痛。

预防措施:口唇发干涂婴儿唇膏保持湿润,尽量告诉幼儿不要舌头去舔口唇,更不能用脏手搔抓。吃些富含B族维生素和锌的食物。

8

急性喉炎

幼儿喉腔狭小,声门下软骨柔软疏松,黏膜内血管和淋巴管丰富,一旦上火,咽喉出现炎症时易发生喉头痉挛性水肿,进而导致喉梗阻,如不及时抢救,会因窒息而死。

预防措施:幼儿患感冒要及时治疗,以免引发急性喉炎。发现幼儿声音嘶哑时,切勿掉以轻心,医院看耳鼻喉科。

9

急性中耳炎

幼儿上火或感冒后,鼻涕增多,咽喉部有炎症时,鼻咽部的细菌或病毒容易通过咽鼓管侵犯中耳,引起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预防措施:洗头或淋浴时不要让水进入耳内,鼻涕增多时应压住一侧鼻孔轻轻擤,然后换另外一侧。得了急性中耳炎,切忌给幼儿乱用滴耳药,医院请耳鼻喉科医生治疗。

10

秋季腹泻

秋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秋季腹泻由轮状病毒引起,传染性强。

预防措施:家长一定要注意家庭的饮食卫生,餐具要进行消毒,肠道传染病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在小摊点吃零食、就餐。另外,生食瓜果要洗净,孩子要勤洗手,不要吸吮手指。在腹泻流行期间不要接触患儿,不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的地方。患了病要注意补充水分及电解质,不要用抗生素。

11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一种肠道病毒,感染人体后主要引起腹泻和呕吐。诺如病毒在每年11月至次年2月高发,传染性强,极易在人群中传播,是急性胃肠炎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人感染诺如病毒后起病迅速,通常在24-48小时内即可出现以下症状↓

但大人和小孩的发病表现不同,牢记以下早期症状,帮助您尽早识别诺如感染。

?儿童:以呕吐为主,婴幼儿发生脱水时,会有啼哭无泪或少泪、异常瞌睡或烦躁等表现;

?成人:以腹泻为主,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黏液脓血。

预防措施:

1.注意洗手卫生,用肥皂和清水认真洗手,尤其在如厕和更换尿布后,以及每次进食、准备和加工食物前。

2.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牡蛎和其他贝类海产品应深度加工后食用。诺如病毒抵抗力较强,在60℃高温或经快速汽蒸仍可存活。

3.提倡喝开水,饮用桶装水选择质量有保证的品牌,并且水要烧开饮用,不要冷热水混合饮用,避免因桶装水污染引起发病。

4.诺如病毒感染儿童应远离厨房或食物加工场所。

5.诺如病毒感染病人患病期至康复后3天内不能准备加工食物或为其他患者陪护。

6.及时用含氯漂白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清洗消毒被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立即脱掉和清洗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单等,清洗时应戴上橡胶或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后认真洗手。

12

EB病毒

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是疱疹病毒科嗜淋巴细胞病毒属的成员,基因组为DNA。EB病毒俗称“亲吻病毒”。人是EB病毒的宿主,主要通过唾液传播。

EB病毒高发于4~6岁的幼儿,感染病毒后会侵入人体各个脏器组织,引发很多并发症,如扁桃体肿大、脑膜炎、肺炎、胸腔积液、心肌炎、脊髓炎、颅内出血等,甚至会诱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肝脏功能受损以及泌尿系统感染、肝衰竭等病症。

预防措施:家长一定要注意家庭的饮食卫生,餐具要进行消毒,肠道传染病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在小摊点吃零食、就餐。另外,生食瓜果要洗净,孩子要勤洗手,不要吸吮手指。在腹泻流行期间不要接触患儿,不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的地方。患了病要注意补充水分及电解质,不要用抗生素。

EB病毒的发病症状有哪些?

单从发病症状看,EB病毒与感冒类似,很容易混淆。所以,发现幼儿出现下列症状,一定要尽快就医,不要认为“只是感冒”而草草应付:

1.发烧:39度左右的发热持续一周左右,有的幼儿可能会持续10几天,伴有眼睑浮肿。

2.咽喉痛、扁桃体红肿、淋巴结肿大、眼睑肿大、喉咙有化脓性的白斑、眼睛肿。

3.皮疹或呕吐:10%左右的患儿皮肤出现皮疹,部分患儿可能伴有呕吐。

4.肝脏肿大:20%的患儿会肝脏重大,肝区压痛,有些类似于肝炎。

如何预防EB病毒?

1.要注意让孩子适度活动、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而染病。

2.千万不要让孩子与疑似患儿一起玩,避免交叉感染。

3.注意室内的空气情况、多开窗通风。

4.叮嘱孩子注意卫生,勤洗手。

5.均衡膳食,增强孩子的抵抗力。

温馨提示:预防秋季疾病,正确洗手很关键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

正确洗手能减少30%—50%的疾病风险。关于洗手这件事,几乎没有人会说自己不会吧!!可是您和孩子会正确洗手吗?在家里,不妨和孩子一起学习如何正确洗手,别小看了这些洗手习惯,它可帮助您和孩子有效地阻隔疾病的发生噢。

尚城·金梓蒙特梭利幼儿园

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

给你平等和自由。









































白癜风治疗需多少钱
北京看白癜风效果好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pkd.com/wahl/749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