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过度使用误用这类药物快分享给身边
每年11月第三周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世界提高抗菌药物认识周”。为积极响应世界卫生组织号召,提高全社会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和水平,年11月18日至2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将与世界卫生组织同步开展年“提高抗菌药物认识周”活动。活动主题是:“着眼未来停止过度使用和误用抗菌药物”。
遏制细菌耐药,人人有责(宣传视频)抗菌药物的认识误区十问误区一?抗菌药物=消炎药炎症反应不仅仅包括感染炎症,还包括跌打损伤、过敏性疾病、病毒性感染等引起炎症。通常把非甾体抗炎药(如对乙酰氨基酚)也称为消炎药,因此抗菌药物并不等于消炎药。误区二?抗菌药物=感冒药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基本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抗菌药物不能杀灭病毒,故对于感冒并无治疗作用。随意使用只会增加副作用、是细菌产生耐药。误区三?发烧了吃点“消炎药”首先抗菌药物并不能退热,其次,发热并不一定是细菌感染。出现发热症状后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看是否是细菌感染?甚至要判断是哪种细菌的感染。误区四?细菌感染了,抗菌药物随便吃每一种抗菌药物都有各自的抗菌谱、适应症。职业医师需根据患者的病因、感染部位及患者的个体情况给予个体化的抗菌药物治疗才能取得最佳的疗效。误区五?只选贵的,不选对的药品和普通商品不同,并不是“一分价钱一分货”,只要用之得当,便宜的药物也可以达到药到病除的治疗效果。误区六?症状好转立即停药很多患者服用抗菌药一两天症状好转便自行停药。其实,对于不同的感染性疾病使用抗菌药物都有各自的疗程,比如社区获得性肺炎、急性中耳炎的疗程一般是7-10天。提前停药可能导致治疗失败,或者是感染复发的情况。误区七?腹泻时可以随便使用抗菌药治疗腹泻未必全是细菌感染所致,如腹部受凉引起肠蠕动加快;对乳品、鱼、虾及蟹等食物过敏引起肠的变态反应;“菌群失调症”等引起腹泻。此类的腹泻并不是细菌感染所致,抗菌药物应用不仅无效,还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使腹泻加重。误区八?抗菌药物平时定期服用可以预防细菌性感染抗菌药物只能用于治疗细菌引起的感染,并不能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盲目的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等于给细菌打“预防针”,诱导细菌的耐药性,对以后用药百害而无一益。误区九?为使疾病早日痊愈,同时使用好几种抗菌药物应当尽量避免同时使用多种抗菌药物,因为不少抗菌药物的作用能互相对抗,使药效降低,还可能产生耐药性和不良反应,给人体带来危害。误区十?若是吃抗菌药物后有不舒服的情况,可以自行停药治疗感染性疾病时,抗菌药物必须足剂量、足疗程规范服用。疗程不够,细菌未被杀死,可引起再感染。且药物不良反应有轻重之分,轻者可对症处理,例如,为了避免药物的胃肠道反应,可改在饭后服药;严重者或机体不能耐受时则必须停药,在医师的指导下换药。□供稿:县卫健局王珍珍县妇幼保健院张韵扬
□编辑:林大海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往期推荐
第四届越溪“沧海桑田”节,来啦!
年度“金牛奖”评选启动!请为宁海陈冬娥投票!
“高级工”直接认定!宁海高技能人才快点进来看
总投资85.4亿元,宁海15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宁海校园秋景,你最爱哪个?
END
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言
宁海发布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pkd.com/ways/8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