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时间花粉过敏与分泌性中耳炎
春秋季节是花粉过敏的高发季,每年春秋季我科都会接诊大量的花粉过敏患者。这其中有一些病人非常有特点。部分患儿在去郊外春游或秋游后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有经验的父母会初步判断孩子是对花粉过敏,在郊游时接触到致敏花粉引发了过敏症状,并来我科就诊。经医生诊治并进行变应原检测(包括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确诊患儿属于花粉过敏,给予抗过敏治疗后,患儿症状明显好转。但是,患儿父母有时会发现孩子常常说自己耳朵疼,看动画片时声音过大,而且学校老师也跟家长反映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父母可能会认为自家孩子无心学习,但是孩子又经常说自己耳痛,既担心又生气的家长往往会带着孩子前往耳鼻喉科就诊。耳鼻喉科的医生进行问诊,耳科相关检查,及听力学检查后,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并告诉家长,患儿的耳痛、听力下降都是分泌性中耳炎的典型症状,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也主要是因为患儿听力受损无法听清老师的授课内容。而结合患儿的病史,医生告诉家长中耳炎与花粉过敏有关。希望患者能积极治疗,以免影响患儿的听力,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
那么,花粉过敏为什么会造成分泌性中耳炎呢?
鼻子和耳朵是“近邻”
从解剖结构上看,咽鼓管连通中耳鼓室和鼻咽。其鼓室口位于鼓室前壁上部,咽口位于鼻咽侧壁,位于下鼻甲后端的后下方。空气由咽口经咽鼓管进入鼓室,使鼓室内气压与外界相通,以维持鼓膜的正常位置与功能。咽鼓管在一般状态下是关闭的,只有在打呵欠吞咽等动作的一瞬间开放,以调节中耳内气压,使之与外界大气压及气体内容保持平衡。
而小儿的咽鼓管接近水平,且管腔较短,内径较宽,故小儿的咽部感染较易经此管传入鼓室。
成人和婴幼儿的咽鼓管比较
当咽鼓管受到机械性和非机械性阻塞时,中耳腔逐渐形成负压,在鼓室内、外气压差为2.0~4.0kPa时,中耳黏膜内的静脉即出现扩张,如压力差进一步增大,咽鼓管黏膜发生水肿,血管通透性增加,漏出的血清积聚于中耳,形成积液。
?
过敏是如何导致分泌性中耳炎的?
当个体对花粉或者尘螨等变应原过敏时,接触变应原后会诱导变应原特异性IgE的产生,IgE抗体结合在呼吸道黏膜内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使细胞处于致敏状态;再次接触变应原,其与IgE抗体结合,诱导已致敏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白三烯等炎性介质,造成鼻腔黏膜血管通透性增加,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加,出现鼻腔阻塞,流清涕等典型的过敏性鼻炎症状。
此时,若鼻咽部黏膜水肿,或者鼻咽部黏膜分泌物过多,将会堵塞咽鼓管咽口,影响咽鼓管的正常功能。鼓室内的空气逐渐被吸收,而外界气体不能及时进入鼓室,鼓室内逐渐形成负压,进而形成中耳积液。出现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如耳痛,耳内闷堵感,听力下降等等。以上,就是过敏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机制。
所以,建议可能存在花粉过敏以及对其他变应原过敏的人群注意防护,出现过敏症状后及时治疗,以免引发分泌性中耳炎等并发症,影响听力。
[参考书目]
1.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三版),孔维佳,等.人民卫生出版社.
?
(变态反应科王文萍?图片来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popkd.com/wazz/12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