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耳日特辑六ldquo安全用耳,
预防胜于治疗,人类有11%的信息来自听觉,听力对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听力障碍一旦发生,将严重影响患者与他人之间沟通的顺畅程度,给人造成极大的痛苦甚至终身不能恢复。因此,平时注意听力障碍的预防和耳部保健显得尤为重要。1.婴幼儿1孕妇如何预防新生儿听力障碍?孕期准妈妈如若使用耳毒性药物,感染风疹、巨细胞等病毒以及有放射性损伤等,都可能导致新生儿出现耳聋。因此,在孕期和产前期一般不注射疫苗,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避免病毒性感染,也要避免腹部的放射性照射。2如何预防婴幼儿期的听力障碍?导致婴幼儿耳聋的常见原因是中耳炎,还有高热、腮腺炎、流感等病毒性感染,以及使用耳毒性药物等。小儿的中耳炎又分为化脓性中耳炎和非化脓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两类。对于前者,家长要注意尽量避免孩子哺乳位置不当、挖耳致鼓膜外伤;还要及时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急性传染病(如猩红热、麻疹、百日咳、流行性感冒等),不可以在不洁的水中游泳等等。分泌性中耳炎主要是由腺样体肥大、慢性鼻窦炎和上呼吸道的慢性炎症等疾病引起的咽鼓管功能不良或者阻塞所导致,要及时治疗、消除病因。1.青年人“
上一篇文章: 爱耳日你的耳朵还好吗8招教你预防听力损失 下一篇文章: 宝宝中耳炎怎么治疗宝宝中耳炎治疗最佳方法
青年人较多的是由于接触噪声而患上噪声性听力损失,较常见的为职业性噪声及娱乐性噪声。
”1职业性噪声(1)控制噪声来源:这是最积极最根本的办法,如利用各种隔音、防震、吸声等措施,使噪声缩减到国家规定的防护标准(85-90dB)以内。(2)耳部隔音:戴用耳塞、耳罩、隔音帽等防声器材,一般在80dB噪声环境下长期工作即应配用简便耳塞,90dB以上时必须使用防护工具。最简便的方法是用棉花塞紧外耳道口,再涂抹凡士林,隔音值可达30dB。(3)卫生监护:就业前应检查听力,患有感音神经性耳聋和噪声敏感者,应避免在强噪声环境工作;对接触噪声者,应定期检查听力,及时发现早期的听力损伤,并给予妥善处理。2娱乐性噪声(1)尽量少使用或不使用耳机,需要佩戴耳机时,优先选择头戴式,比耳塞式危害稍小。
(2)连续使用耳机的时间不应超过45min,每隔45min,至少摘下让耳朵休息10min。
(3)音量的大小以自己能够听到的最小音量为宜,不应追求“环绕音立体声”。
(4)走路、坐车时不宜戴耳机。在这些公共场合,噪音本就比较大,为了能听清楚,不自觉地便把声音开大了,这样容易损害听力。
(5)如果经常去KTV、酒吧、体育赛场和其他嘈杂场所,可以使用耳塞保护听力。
(6)如遇到燃放鞭炮时,应该距现场3米以外或用手捂住耳朵。
1.老年人1如何预防老年性听力损失?老年性听力损失的原因是年龄增大导致的生理功能退化,主要表现为对语言的分辨能力下降,难以听清别人说话的内容。具体预防措施如下:
(1)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不急不躁。(2)多食含锌、铁、钙丰富的食物,补充微量元素,有助于扩张微血管,改善内耳的血液供应,防止听力减退;采用低盐、低脂肪、富含纤维素的饮食;不要暴饮暴食,戒除烟酒;进行体育锻炼,减少或延缓全身性疾病的发生。(3)尽量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4)避免接触噪声。(5)经常按摩耳朵,促进内耳血液循环。(6)不要随便掏耳朵。(7)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及糖尿病。 1常见的耳毒性药物
(1)抗生素药物: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小诺霉素等。(2)抗肿瘤药物:顺铂、氮芥、博莱霉素等。(3)解热镇痛抗炎药:乙酰水杨酸、吲哚美辛等。(4)抗疟药:氯奎、奎宁等。(5)利尿药:呋噻米(速尿)、利尿酸等。
往期精彩推荐
爱耳日特辑(一)“关爱听力健康,建设健康中国”
爱耳日特辑(二)“助力听力康复,人人享有听力健康"
爱耳日特辑(三)“重视听力残疾预防,关爱生命健康"
爱耳日特辑(四)“重视听力筛查:从新生儿到老年人"
爱耳日特辑(五)“保护青少年听力,远离娱乐性噪声"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pkd.com/wadzz/13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