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电话粥戴耳机熬夜都在伤害你的这个器
开始之前,先问大家一个小问题:
大家平时有木有使用耳机的习惯呢?
如果你的答案是“有”
那么要好好注意接下来的内容了!
如果你的答案是“木有”
看看也无妨
或许哪天你就用上了呢!
采访专家
医院耳鼻喉科主任王恩鹏
日前,《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年)》发布。对于上班族来说,屏幕脸、耳机耳、鼠标手……正威胁着上班族的健康,而常见的职业病——耳机耳,如何预防?随小编一起来看看。
注意音量和使用时间使用耳机的时候手机音量不要超过最高音量的三分之二,每次听30-40分钟后,要让耳朵休息一下,耳机的音量尽量跟人说话的声音接近就好了。
注意耳机卫生耳机也要注意卫生,耳塞式耳机保持清洁也很重要。另外,耳机尽量不要随便借给别人用,以免交叉感染。
3.3爱耳日年3月3日是第18次全国爱耳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防聋治聋,精准服务。王恩鹏告诉广大市民,预防耳部疾病,防止突发性耳聋。
儿童急性中耳炎不容忽视据王恩鹏主任介绍,7岁以下的儿童,耳部结构还没有发育完全,尤其是连接中耳和咽部的咽鼓管。因此,一旦孩子发生感冒,细菌从咽鼓管进入中耳,极易引起急性中耳炎。对此,王恩鹏建议,一旦发现孩子感觉耳朵周围发胀、疼痛、整夜哭闹、发热、耳部流出脓水等现象,应该及时送孩子就医,以免延误病情。此外,积极预防感冒也是防止中耳炎的有效措施。
另外,王恩鹏还建议,新生儿刚出生,及早的进行听力筛查,一旦发现有先天性耳聋,可以尽早的进行干预治疗,以免妨碍孩子的健康成长。
青年人群易发噪音性耳聋现代社会,每天都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噪音污染,人们都处在一个高度紧张的状态,青壮年人群每天工作和生活压力大,长期过度疲劳,精神长期紧张,连续熬夜致使免疫力下降,这些都是导致噪音性耳聋的诱因。
据王恩鹏主任介绍,我们的耳朵都有一个耐受性,长期处在噪音很大的环境中,我们渐渐适应了这种声音而不自知,长期下来就会造成永久性的听力损失,甚至耳聋,这种耳聋是无法挽回的。
对此,王恩鹏建议,青壮年人群,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少熬夜,多锻炼,同时,平日里减少戴耳机的次数。
老年人群耳聋发病率高王恩鹏介绍,由于年龄增长使听觉器官衰老、退变而出现的双耳对称、缓慢进行性的感音神经性听力减退,定义为老年性耳聋,它是生理性老化的过程。同时,还有很多老人是由于中耳炎、噪声创伤等造成的耳聋。
老年性耳聋的发病率受地理环境、饮食卫生、工作条件、生活水平、年龄及性别差异的影响。60岁以上的老人发病率很高,一般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且城市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
对此,王恩鹏建议广大老年朋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三高”,远离噪声,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过度紧张劳累,多参加增强体质的文体活动,定期做检查。因为老年性耳聋是不可逆的,属于自然衰老的过程,因此是不能治愈的。
所以,老年朋友一旦发现听力有下降的现象,医院治疗,早诊断,早配助听器,以保持现有的言语交往能力。
“耳屎”作用大保护耳道要靠它我们俗称的“耳屎”,医学上称之为“耵聍”。别看“耳屎”名字不好听,其实它对耳朵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为外耳道内腺体的分泌物一般呈弱酸性,味道很苦,且有一定挥发性,这种气味小虫不喜欢,也不适宜细菌生长,因而“耳屎”就有阻止小虫飞入,保护耳道皮肤的作用。
据王恩鹏介绍,“耳屎”太多也不好,反而会引起一种耳鼻喉科常见病“耵聍栓塞”,正常人在平时借咀嚼、张口等运动,耵聍可自行脱落排出。
王恩鹏告诉广大市民,像耵聍栓塞的情况,一定不要自己去掏,很多导致耵聍栓塞的患者,都有用棉签掏耳朵的习惯,部分耵聍被棉签推到耳道深处,长期下来形成堵塞。因此,平日里一定不要自己去掏耳朵,如挖耳勺和棉签,前者容易损伤外耳道导致炎症,后者容易形成耵聍栓塞。一旦发现耳朵闷、疼、听力下降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由医生借助专业的医疗器械来清理耵聍,不要自己随便相信偏方,也不要轻易尝试,防止外耳道损伤、鼓膜破损导致耳聋。
往期精彩,猜你喜欢
3月第一天威海就降雨、大风、降温!接下来的消息一个比一个劲爆!
威海这些地方又艳了(附威海放风筝、赏花、登山地图)
延迟退休有啥新说法?全国医保何时联网?人社部最新回应!
车钥匙上的这个小铁片千万别扔!有大用!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pkd.com/wahl/6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