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置管是怎么一回事兼谈分泌性中耳炎
感谢作者授权发布
原创作者:赵长青
主任医师教授
医院耳鼻喉科
最近门诊遇到一位小朋友,是因为妈妈发现孩子看电视动画片时声音调的过大前来就诊的。检查发现两个耳朵的鼓膜都发生形态学的变化,主要是色泽改变,标志改变和功能的改变。进一步用电耳镜检查发现透过鼓膜隐约看到里面有液体样的物质。
接下来做了简单的听力评估和鼓膜活动度的评估,发现听力确实下降不少,而且中耳里面还有液体。初步考虑为双侧分泌性中耳炎。
那么,这个孩子的中耳炎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经过进一步的检查发现,正对孩子后鼻孔的后上(医学术语称之为鼻咽部)的淋巴组织(腺样体)发生增生,堵塞了位于其两侧的直通中耳腔的咽鼓管的开口,使中耳腔形成负压,导致粘膜炎性改变,产生液体,影响听力。
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后,考虑到这样的情况已经存在半年以上且之前的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故建议对孩子实施腺样体切除术和双侧鼓膜置管术。
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采用耳内镜先抽吸鼓室液体,然后在鼓膜上对应位置(紧张部)放置一个引流管,以便使鼓室的液体可以持续不断地引流出来,达到鼓室逐渐恢复正常功能的目的。
其次在内镜下对肥大的腺样体进行了低温等离子手术切除。
看到此,大家该明白了吧,原来鼓膜置管术主要针对分泌性中耳炎。
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听力,建议有这种情况的,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检查。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pkd.com/wahl/6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