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女子查出癌症,切除左耳保命网友心

“都和挖耳朵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一年来,宁波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病区副主任张建主任医师已经接诊了4名外耳道鳞状癌的患者,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爱掏耳朵。

“这种癌变的几率非常小,但频繁挖耳朵确实可以导致外耳道癌变。”张建医生解释说。

75岁的李阿姨就因为频频挖耳朵导致了外耳道鳞状癌。李阿姨有个坏习惯,爱掏耳朵,而且一连持续了将近16年。起初李阿姨的耳朵没有任何问题,但她平时没事就习惯掏耳朵,越挖越痒,导致分泌物增多,使得挖耳朵变得更加频繁。其实,长期的这个行为刺激了外耳道的表皮,引起皮肤渗出,恶性循环使得耳道里出现了一个肿物。由于没有明显的不适,李阿姨一直没有就医。直到前阵子开始听力有所下降,才想到要看医生。

他找到了张建医生,结果把医生也给惊到了。她的左耳道已经裂开,缝隙达到3.5厘米*2厘米,表皮溃烂甚至露出了软骨。

张建立刻安排为李阿姨安排住院。初步活检结果为外耳道鳞癌,且已经殃及腮腺和颈部淋巴结,需要手术切除,否则会进一步侵犯脑部和颈部,危及生命。不过,术中需要切除左耳。

“张医生,只要能保住我妈妈的命,失去一只耳朵的代价我们可以承受。”李阿姨的女儿十分笃定地说。于是,张建团队制定了全面的手术计划。

手术如期举行,张建团队负责切除外耳及中耳(颞骨次全切),黄琦团队负责腮腺全切和颈部淋巴结清扫的同时把患者大腿上带血管的皮瓣移植到左耳切除形成漏洞,修复时大腿皮肤的动、静脉和颈部的血管吻合对医生的要求极高,血管直径不到2毫米,却要做到严丝合缝。

最终手术很成功,李阿姨的康复也很顺利。对于自己无意间的坏习惯竟然导致了如今这样的后果,她懊悔不已。

而另一名陈阿姨则因为化脓性中耳炎反复刺激外耳道皮肤导致癌变。陈阿姨(化名)左耳反复流脓多年,但她觉得症状不严重,医院正规治疗。平时耳朵分泌物较多时,就用棉签掏耳清理,还会用滴耳液清洗。

近三年来,陈阿姨发现自己的听力逐渐下降。尤其是最近一个月,除了耳朵痛以外,还时常有血水流出。于是,她找到了张建就诊。张建检查后发现,陈阿姨左耳耳道长有肿物,已经完全堵住耳道。活检结果显示肿物为鳞状细胞癌。更令人揪心的是,恶性肿瘤已经侵犯脑部。所幸陈阿姨经过手术,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

张建解释,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具有耵聍腺,分泌出的淡黄色黏稠的分泌物干燥后和脱落的外耳道上皮混合,称之为耵聍,俗称耳屎。耵聍在空气中干燥后呈薄片状,有的耵聍则如黏稠的油脂,俗称油耳。

耵聍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阻隔黏附异物的作用,平时借助咀嚼、张口、打哈欠等运动,耵聍大多会自行排出。“所以,其实对于绝对多数人,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需要频繁掏耳朵的,耳屎形成后会自动排出。”张建说。

相反,如果在掏耳朵过程中造成频繁的摩擦和损伤,反而加速代谢过程,甚至影响耵聍的脱落,形成耵聍栓,堵塞耳道。

张建提醒,不要频繁掏耳朵以免损伤刺激外耳道皮肤而癌变,实在很痒则可以用干净的棉签轻轻掏耳朵达到止痒效果,如果耳朵进水则可以通过单脚跳促进排水。此外他提醒耳痒持续3天以上无缓解、耳朵突然出现堵塞感要专科医生就诊。

网友热评

来源:小强热线浙江教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pkd.com/ways/1633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