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涕来自大脑
当你内心充满恐惧时,拍拍你的背,找回勇气,你就会好起来!
Whenyourheartisfulloffear,patyourback,findthecourage,youwillgetbetter!
——《摔跤吧!爸爸》
有网友声称:
通过鼻子漏出的液体
有可能是你的脑液!
鼻涕真的来自大脑吗?
今天的非常科学,
让我们一起揭晓答案。
1
鼻涕的源头何在?
针对网友脑洞大开的疑问,我们就来说说鼻涕的形成。
实际上,鼻子里的液体——鼻涕大部分是鼻黏膜自己分泌的。
健康人的鼻黏膜上面分布着很多具有分泌功能的杯状细胞,它制造出很多黏蛋白。黏蛋白被释放到细胞外后,大量吸收水分就形成了供应鼻腔使用的鼻涕。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眼泪。泪水由泪腺产生,部分流到泪小管,再通过鼻泪管流到鼻腔,成为鼻涕的一部分。
正常情况下,杯状细胞一天只需要制造1ml的黏蛋白就足以满足鼻腔正常需要。而黏蛋白每天能够产生约ml的鼻涕,其中大部分都随着吞咽进入消化道。
个别情况下,比如头部外伤以后出现持续性的水样鼻涕等,有可能是脑脊液漏出所致,医院就诊。
因此,鼻涕在正常情况下并不是来自大脑的。
2
擤鼻涕的正确姿势
每个季节都有相对应的控温工具,比如空调、风扇、暖气等,这些因素会导致室内和室外温差变大,直接受影响的当然是人类本身。
在温差大的室内和室外“反复横跳”之后,很容易打喷嚏流鼻涕,随之而来的就是纸巾的大量消耗。
很多人喜欢拿着纸巾包住鼻孔,随后按着两只鼻孔一起用力擤出鼻涕,殊不知这种做法不仅清除不净鼻内分泌物,还可能埋下不小的健康隐患。
因为鼻腔和鼻窦是相通的,同时擤鼻子容易引起鼻涕倒流,让细菌、病毒逆行感染,增加患急性鼻窦炎的几率。
另一方面,同时用力擤两侧的鼻涕时,鼻腔内压力骤升,带有细菌或者病毒的分泌物会逆向流入鼻腔后部的鼻咽部。
如果带有细菌或者病毒的分泌物通过鼻咽部进入到中耳腔,可能会造成中耳腔出现炎症,进而导致急性中耳炎或慢性中耳炎,症状是耳闷、耳内有闭塞感等。
比较明显的结果就是会导致听力下降或有“噼啪”声的间歇性耳鸣,当头部运动或打喷嚏、擤鼻涕时,耳朵里还可能出现气过水声。
此外,用力擤鼻涕还可能引起“眼眶气肿”,这种情况常发生于外伤或者鼻部手术后。
正常情况下,鼻腔内软组织会将气体包裹在内,眼眶内侧壁受了外伤或刚做过鼻内窥镜等手术后,局部软组织可能会有一定缺损,此时用力擤鼻涕,会使气体循着鼻腔泪囊内软组织缺损的间隙进入眼球周围皮下组织,造成眼睛肿胀。
所以说擤鼻涕也有讲究,如果手法不对,鼻子、耳朵和眼睛都有可能受到伤害。
那么,擤鼻涕的正确姿势应该是怎样的呢?
其实很简单,“专一”即可。
首先按住一只鼻孔,稍稍用力擤另一只,之后再换另一边,以保证鼻腔两边的气压平衡,预防细菌、病毒等逆行感染,同时,擤鼻涕的力度也切记不可过大。
如果感冒导致的流涕症状比较严重,建议使用鼻腔冲洗器,用温和的清水反复冲洗鼻腔,有助于缓解病情。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不喜欢擤鼻涕,而是习惯性地把鼻涕用力往回吸,甚至由鼻腔吸入口中再吐出来。
但是鼻涕中含有鼻腔及咽部分泌的大量黏液蛋白,它会包裹着大量的细菌、病毒及灰尘等有害物质并促进机体将这些有害物排出。而回吸的做法既容易使有害物质重新进入体内,又容易误吸入气管引起窒息,因此极不可取。
1.点击,跳转收听“非常科学”的科普音频,每天都有新收获。
2.为了避免错过科学君,你可以点亮、点赞及分享、把“非常科学”,这样我们就能准时相约啦!
资料来源:本篇文章部分文字,综合自网络图片来源:hippopx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popkd.com/wazlyy/14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