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尼埃病和前庭性偏头痛如何鉴别
作者:余力生,司峰志,马鑫,韩琳,静媛媛
本文转载自医师周刊系列学术
梅尼埃病的发病机制为膜迷路积水,只有积水到一定程度发生破裂才会出现症状。积水的产生、加重到破裂需要一定时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反复发生。所以如果1周内多次眩晕发作,甚至每天都有发作,基本可以确定至少不可能是单纯的梅尼埃病发作,更应考虑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
前庭性偏头痛视觉刺激明显,所以不敢睁眼。单纯的前庭性偏头痛,闭眼后眩晕可完全停止;而单纯的前庭外周病变,患者闭眼后仍有强烈眩晕;混合型的病例,患者会主述闭眼后眩晕症状减轻,但仍有眩晕感。这也是“内晕”和“外晕”的区别。
梅尼埃病患者中的头痛症状
梅尼埃病患者头晕发作时很多伴发各种类型的头痛,其中不乏偏头痛样头痛,伴有偏头痛并不能排除梅尼埃病的诊断。与健康对照相比,偏头痛在梅尼埃病患者中更加常见,梅尼埃病患者中不同类型的头痛发生率可能达到70%~76%,偏头痛的发生率可以达到22%~56%,拥有梅尼埃病和前庭性偏头痛两种特征(Migrain-Mnir’sdisas,MMD)的患者已经被反复报道。Cha等对符合年诊断标准的50例梅尼埃病患者和18例同时符合偏头痛标准的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发现MMD的平均发病年龄(37.2岁)较梅尼埃病(49.3岁)更年轻,这提示偏头痛的存在,可能提前使梅尼埃病发作。MMD中出现双侧听力下降的比例(56%)明显高于梅尼埃病组(4%),而单纯梅尼埃病一开始就波及双耳者非常罕见。因此伴有偏头痛的MMD可能是梅尼埃病的一种特殊类型,要警惕可能双侧发病的高风险,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中,尽量避免一些破坏性治疗,以免出现处理棘手的双侧前庭功能下降甚至丧失的情况。
前庭性偏头痛发作时的耳部症状
前庭性偏头痛发作时,也可能出现耳部症状,尤其耳鸣的发生率较高。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标准中除了畏声,听觉系统症状并不是排除标准,畏声在梅尼埃病和可能的前庭性偏头痛(probablyvstibularmigrain)中都比较常见,但在前庭性偏头痛中最常见。总体而言,客观性听力下降、耳鸣、耳闷在梅尼埃病中更加常见。前庭性偏头痛可以出现波动性的听力下降、耳鸣和耳闷,但发病多年后偏头痛的感音神经性聋一般不会发展为重度聋,很少累及2kHz以上高频听力,因此从两者自然病程角度看,听力学指标纳入3kHz有明确的意义。
前庭性偏头痛和梅尼埃病的家族发病情况
前庭性偏头痛和梅尼埃病都有家族发病的特点,可以作为一个症状群被遗传。同一家族患者可能部分以梅尼埃病为主,部分以前庭性偏头痛为主。与健康对照相比,偏头痛在梅尼埃病患者中更加常见,拥有梅尼埃病和偏头痛两种特征的患者已经被反复报道,但是前庭性偏头痛及梅尼埃病之间的病理生理学关系仍不清楚。有学者认为二者可能存在共同的发病机制,也许和离子通道功能障碍相关,也是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梅尼埃病和前庭性偏头痛是最常见的反复发作性头晕疾病,两者之间有密切复杂的关联,而且都是动态发病的疾病,疾病的不同时期,患者的症状可能有所不同,因此不同的时间点介入,诊断可能有所变化,这点在临床工作中非常值得注意。
来源: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年第30卷第12期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pkd.com/wazlyy/6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