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如何面对急性中耳炎

我国白癜风知名专家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11/5448260.html
急性中耳炎

秋冬来临,也迎来了感冒的高发季,伴随而来的不仅仅是鼻塞、流涕、打喷嚏,还有急性中耳炎所导致的耳痛、耳闷及听力下降。

急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好发于婴幼儿,冬春季多见,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部分治疗不及时病人可导致鼓膜穿孔引起患耳流脓及听力下降。

中耳的结构

病因

较常见的感染途径有:1.咽鼓管途径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细菌可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引起感染。

(2)急性传染病,如猩红热、麻疹、百日咳等也可通过咽鼓管入侵中耳引起急性中耳炎。

(3)不正确的捏鼻鼓气或擤鼻涕,游泳、跳水,不恰当的咽鼓管吹张或鼻腔治疗等,可将致病菌及鼻腔分泌物等逆行进入中耳腔引起感染。

(4)婴幼儿的咽鼓管短而宽,并且开口处位置低,如果平卧哺乳,乳汁及胃内容极易经咽鼓管逆流入中耳引起感染。

2.外耳道鼓膜途径

鼓膜穿刺,鼓膜置管,鼓膜外伤时,外耳道的致病菌可通过穿孔处直接进入中耳腔引起感染。

3.血行感染

极少见

临床表现

大多为突然发生的耳部疼痛,常伴有感冒、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多数患者在穿孔前疼痛较剧烈,穿孔后患耳有脓液流出疼痛可缓解,耳鸣、耳闷并伴听力轻度下降。一般伴有发热,体温多在38℃左右,儿童可伴高热,并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检查

1.耳镜检查

鼓膜充血肿胀,如有穿孔,可见脓液从穿孔处溢出。耳后乳突部可有压痛。

2.听力学检查

多为传导性耳聋。

3.血象检查

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加。

治疗

1.全身治疗

及早运用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一般可选择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如鼓膜穿孔可取脓液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参照其结果改用敏感的抗生素。高热及全身症状重者可采用降温及支持疗法。

2.局部治疗

穿孔前可运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滴耳,同时给予激素滴鼻液滴鼻,用于减轻咽鼓管的水肿和炎症。

穿孔后用双氧水清洁外耳道脓液后给予抗生素滴耳液滴耳。禁止应用粉剂,以免与脓液结块,影响引流。

若治疗及时、适当,分泌物引流通畅,炎症消退后鼓膜穿孔多可自行愈合,听力大多能恢复正常。治疗不当或病情严重者,可遗留鼓膜穿孔、中耳粘连症、鼓室硬化或转变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甚至引起各种并发症。

预防

1.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2.广泛开展流感等各种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

3.宣传正确的哺乳姿势,哺乳时应将婴儿抱起,使头部竖直;乳汁过多时应适当控制其流出速度。

4.鼓膜穿孔及鼓室置管者禁止游泳,洗浴时防止污水流入耳内。

如有相关问题可咨询

联系人及电话

王晓咏

毛翔

就诊地址

医院门诊楼二楼东耳鼻喉科

外科楼15楼耳鼻喉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pkd.com/wadwh/129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