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来临,游泳谨防中耳炎

炎炎夏日,又到了游泳的季节,“喝几口水”、“耳朵进点水”的事难免会发生......

爱好游泳的小伙伴们,肯定也有过“游泳池的水进入耳朵后会对耳朵不好”此类的担忧。而耳朵进水、鼻子呛水该怎么处理呢?本文可帮助你了解一些”游泳与耳科疾病”的小知识,预防”游泳性中耳炎”,并送上一些小贴士。

游泳致中耳炎,大多原因在于游泳时不慎呛水。医生指出,人的耳部和鼻咽部之间有一个相通的管腔—咽鼓管,它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引导鼻咽部气体进入鼓室。咽鼓管在平时的时候是闭合的,只有在吞咽或者打哈欠时,它才会张开,以维持鼓膜两侧压力的平衡,从而保证鼓膜的正常振动。一旦呛水,污水可能通过咽鼓管通道进入中耳腔,水中的细菌也就沿着咽鼓管蔓延到中耳腔黏膜,导致中耳炎。尤其对于儿童,更易患中耳炎,小儿的咽鼓管特点是短、平、粗,不似成年人的咽鼓管长而有自然的大约45°角,其能对呛入的水起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儿童ー旦呛水,污水易进入咽鼓管造成逆行感染。

急性中耳炎早期症状主要有耳痛和听力减退。如游泳后感到听力下降、耳内疼痛等不适,医院诊治。一般急性中耳炎患者应连续使用外用抗菌素滴耳液或口服抗菌素药。且应遵医嘱按疗程治疗。避免急性中耳炎转变成慢性中耳炎。有些患者会引起鼓膜穿孔,并影响听力,个别严重中耳感染者还可能进展为成脑膜炎、脑脓肿,并有生命危险。

当然,广大游泳爱好者毋须过分担忧,游泳引起中耳炎的比例并不是很高,只要在游泳时能多加注意,游泳性中耳炎多数时候可以避免!

为减少游泳时引发耳疾,游泳爱好者在耳内进水时,上岸后把头侧向进水的耳侧,使进水的那只耳朵朝向地面,然后单脚蹦跳,借着重力作用让水顺着耳道流出来,或用干净的棉签吸干外耳道的水,必要时回家后可以巧妙利用电吹风、予暖风适当吹干耳道,以免耳道内潮湿的环境给细菌、真菌等病原体的繁殖创造有利条件。注意千万不要用手或者尖锐的东西去掏耳朵,因为这样可能会损伤外耳道壁皮肤、鼓膜,引起外耳道炎或中耳炎。

呛水时直接用力擤鼻子,其实这也是不对的,因为如果捏紧双侧鼻孔用力擤鼻时,水中的细菌可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而引起中耳炎。如果发生呛水,正确的做法是:用手指压住一侧鼻孔轻轻擤鼻,将呛进去的水轻轻从另一侧向外排出,然后用相同的方法再擤另一侧,一定记住不要同时按住两侧鼻孔擤鼻涕。

预防小贴士

1.每年游泳前,可请医生先检查耳部、鼻部等。上呼吸道感染(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急性咽喉炎、急性肺炎等)期间不能游泳,耵聍栓塞者先进行相关处理,慢性中耳炎鼓膜穿孔者不要游泳,以防中耳炎急性发作。糖尿病患者游泳时也应特别注意外耳道卫生,以免发生坏死性外耳道炎。

2.游泳时要避兔大动作(如跳水、潜水),避兔呛水。

3.如果鼻子不慎进水,应用手指按住一侧鼻孔,从另一侧鼻腔将水轻轻擤出。

4.保持外耳道干燥。游泳后,外耳道内若有水,可将头偏向一侧,使耳道口朝下,单足跳跃数次,使耳道内的积水自动流出。随后,用清洁的医用棉签蘸取耳道清洁液轻轻擦拭,以杀灭外耳道皮肤表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致病菌,可预防外耳道及中耳感染。

作者:梁国樑住院医师

审校:李永奇副主任医师

作者单位: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pkd.com/wadzz/123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