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游泳预防中耳炎

只有耳朵流脓了才是中耳炎?

其实不然,耳朵流脓只是中耳炎的主要症状之一。

中耳的结构和功能

听力减退、耳闷耳堵可能是中耳炎

感冒后易发

中耳炎即是中耳炎症疾病的统称。

病毒细菌感染、机体抵抗力下降、咽鼓管功能不良及其他环境或遗传因素等,均可导致中耳炎。

很多人有这种体验,感冒用力擤鼻或者坐飞机、有慢性鼻窦炎的病史、小儿鼻塞流涕后,出现耳朵不适,耳朵闷堵感,听力下降,听别人说话感觉声音变小了等,这些情况下需要警惕中耳炎。

咽鼓管障碍

感冒后容易发生中耳炎和咽鼓管功能障碍有关。

中耳腔与鼻咽腔是通过咽鼓管相通。

咽鼓管的主要作用就是调节中耳内压力,当它阻塞时,外界空气不能进入中耳,中耳内气体又被粘膜吸收,导致中耳内负压形成,从而导致中耳腔内积液产生,这种积液是中耳粘膜渗出的,而不是有些人认为的耳朵进水了。

平衡中耳压力

很多原因可以导致咽鼓管功能障碍,最常见的就是机械性阻塞。

儿童中最常见的原因是腺样体肥大,再加上小儿咽鼓管短且宽的特点,发病往往高于成人。

慢性鼻炎、鼻窦炎也是常见原因,综合来看,感冒后就容易发生中耳炎了。

有一定破坏力,需早诊早治

耳朵闷堵、疼痛、流脓、听力下降

中耳炎发病早期通常表现为耳痛、鼓膜充血红肿,由于中耳腔压力失衡而引起耳闷堵感等。

若未及时、有效治疗,病情进一步发展、加重,可出现鼓室积液甚至化脓,从而造成耳胀痛感加重,引起听力下降。

引发鼓膜溃破、穿孔,或者形成

当鼓室内积脓持续增加、鼓膜炎症无缓解,则可导致鼓膜溃破、穿孔,脓液流出,即我们熟知的耳流脓。

另一种情况是,鼓膜完整未穿孔,但鼓室内积液积脓未能经咽鼓管完全排出或自行吸收,长时间囤积于中耳腔内,日趋黏稠、胶着,从而形成“胶耳”。

炎症侵犯听骨链时容易导致听力丧失

由于中耳结构与位置的特殊性,若中耳炎持续进展,则可能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

轻者可出现鼓膜穿孔不愈合,长期耳流脓溢液。

当炎症感染累及听骨链,导致听骨链固定或中断,则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传导性聋;进一步累及耳蜗及前庭,则可能导致感音神经性聋甚至听力完全丧失,并可伴有耳鸣、头晕、视物旋转、恶心、呕吐等其他不适。

逾久不治,会引起面瘫、颅内病变

也可能破坏鼓室骨壁,侵犯面神经,从而出现嘴角歪斜、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等面瘫症状。

当病变进一步加重,向上延伸,破坏颅底骨壁进入颅内,则可能导致脑膜炎、脑脓肿等颅内病变,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预防中耳炎

注意生活细节在日常生活中,为了预防中耳炎的发生,我们应该注意:

1.戒除掏耳朵的习惯。

2.洗头、洗澡防止水流入耳内。

3.夏季游泳前需做体格检查,有外耳道炎、中耳炎、外耳道耵聍栓塞,鼓膜穿孔等疾病者,必须在治好之后才宜游泳。

4.擤鼻时两侧鼻子交替擤,不可用力同时擤。

5.母亲给婴幼儿哺乳时要取坐位,尽量不要躺着喂,以免溢奶和吐奶引起中耳炎。

6.预防感冒,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积极治疗临近器官的疾病。

7.一旦出现耳部不适,医院就诊,行耳部相关检查,预防中耳炎的发生。

如果您耳鼻喉出现异常,

可拨打电话咨询-

医院进行诊疗。

↓↓↓

温馨提示:耳鼻喉头颈的病都不是小病,都要重视!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pkd.com/wadzz/1445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