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的奇遇
●/7/25●
星期二
●●●
护士姐姐接过缴费单,
“坐这,身体转向那个方向”她伸手指了下西面
我摘下帽子,在治疗椅上坐了下来,
像小时候第一次被拔牙的感觉,
心里打着鼓的问道:“应该…不会很不舒服的吧?”
“不会。”
听到护士姐姐的回答,舒了一口气,
我尽量让自己表现得很放松,
其实两条腿早已因为紧张而有些僵了。
护士姐姐拿了两袋生理盐水,
剪了个口,注到消过毒的玻璃瓶里,
用一支粗大的注射器吸了满管,
注射器接的不是针头,
是一个弯弯的像掏耳勺一样的弧形小柄。
这仅仅是无数精妙的耳科工具之一。
“还没洗干净?居然能藏这么多啊…”
在一旁围观洗耳朵的穿着白大褂的研究生哥哥对于我耳内耵聍数量之多表示惊奇
“这都是第二遍的了。”护士姐姐回应。
“可能是因为积得太久了吧。”我小声的回了一句。
又一股温热的暖流从针管流进了左耳耳道,
刚刚灌满生理盐水的耳朵
是听不太清的,
被冲洗过的耳道内的耵聍
在生理盐水的浸泡下渐渐软化,
很快就被护士温柔的用特制的耳勺取出。
空气重新到达耳蜗,
通往外面世界的孔道一下子被打开。
“喏,把盘子里的水倒到那里”,
护士姐姐递过来盛着“污物”的不锈钢铁盘,
我端着盘子看了一会儿,把水倒到墙角的瓦缸里。
跟护士姐姐道过谢,
走出了耳鼻喉科检查治疗室。
迎接我的,是蜂拥而至的各式声音,
我的耳朵一下子承受了它从未有过的忙碌。
在走进治疗室前,
一切都还是像往常一样,
所有事物以其正常的分贝发出声响,
当我从治疗室走出来后,
原本并不觉得十分吵闹的走廊,
忽而在我的世界里成了菜市场般喧嚣的存在。
诊室门外走廊上有小孩子在打闹着,
被追赶的少年发出的高分贝的叫声,
他们嬉戏打闹的声音贯穿整条过道,
奔跑时鞋子有力地撞击在地面上,
产生巨大的声响,像有节奏的鼓点,
分分钟都在冲击着我那刚刚获得灵敏听觉的耳朵。
我把病历本放在一旁,
用双手紧紧捂住耳朵,
试图从这个充满各种高分贝噪声的世界逃离,
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件事要完成
回到1号诊室找李教授。
教授有事暂时离开了诊室。
门外,仍有很多患者在等候。
每一位患者,都带着病痛在焦急的等待着。
每个人都想尽快的得到诊治。
走廊上的长椅上一位小小少年歪着脑袋靠在母亲的臂弯里,
披着一件蓝色外套的他看起来疲倦不堪,
对于母亲的询问,似乎快要连回答的力气都没有,
他的父亲站在一旁,焦急的望着诊室外的电子屏幕上的报号,
看着自己孩子遭受着疾病的煎熬,等待的一分一秒都显得无比漫长,
“耳科20号XXX请到1号诊室”
听到报号的声音,男孩的母亲抱着男孩快步走进诊室,
小心翼翼的把男孩放到诊疗椅上,
“医生,他耳朵肿了好几天,现在还发着烧,也没什么胃口,要怎么办啊?”
“他这是急性中耳炎,给他开点药回去吃,注意观察情况”
…...
得到了医生的处方后,
男孩的母亲又不放心的询问平时照料时和饮食上的注意事项
过了一会儿,男孩的父亲又折回诊室,跟医生再次确认药物的服用剂量及服用次数。
他们脸上写满了疲惫和忧虑,
因为孩子的病,也许已经让他们好几个晚上睡不好觉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
●●●
作为父母,
若能注重培养孩子健康的饮食习惯—
不食生冷、少吃水果,不过食油腻;
并注意饮食的营养均衡,作息的规律
及充足的体育锻炼,
加上起居避风寒,不因贪凉而过度的吹空调吹风扇,
在出汗后及时的擦干换衣服,
在疾病初起时就运用泡脚、药方沐浴、艾灸、小儿推拿等疗法来及时的治疗,
就能有效地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也就免除了后面孩子生起病来时的心疼和着急。
为人父母,需要学医,让孩子健康快乐的长大;
为人子女,亦需要学医,为他们免去疾病的困扰,得以尽终其天年
●●●
医生又拿起她那个探测仪似的工具,
头上佩戴用于聚光的额镜对准了我的外耳道,
“嗯,洗干净了,现在还有耳鸣吗?”
“还有一点。现在听到什么都好大声啊。”
“这是正常的,一点点耳鸣明天应该就好了,如果明天还很明显就要再来看。”
“好啦,你可以走了。”
“谢谢医生。”
走出诊室,
我重新拿出包里的纸巾团塞住耳朵。
“咚!”
“又是什么声音?”
抬眼望了下走廊,原来是护士在桌面上整了整一沓传单,
“连这个都听得这么清楚啊。真是不可思议。”
医院门外,
车站一辆辆公共汽车启动发出“轰隆隆”如雷的响声,
马路上往来的车流传来一声声尖锐的鸣笛声,
车声像巨浪般将我淹没。
地铁上,一对父女坐在对面的座位上,
女孩梳着齐刘海,大概五六岁左右
柔软而细长的头发在脑后扎成了好看的鱼尾辫,
能扎出这样的辫子的女人该是有一双巧手,
而女孩也很好的继承了她母亲的美貌,
一双亮亮的大眼睛忽闪着,
好奇的看着地铁里的其他小朋友,
穿着一件纯白色蕾丝花边的连衣裙,
脚上套着一双白色的蝴蝶结凉鞋,
两条小腿儿轻轻地前后晃着,
身旁的父亲问她:“宝贝儿腿酸吗?”
女孩儿专注的看着地铁电视,没回应
好像是没听到父亲的提问,又好像是不想作出回答,
中年男子又问了一次“累不累?”
女孩儿微微点了点头,
“逛街这么累,以后还逛街吗?”
女孩儿用力的点头,
“逛”,
她看着爸爸的眼睛很认真的回答道。
中年男子逗她说:“哎呀,逛街这么累以后就不逛了。”
女孩儿晃着父亲的手臂说“逛嘛,逛街好玩,我喜欢逛街”
果然是女孩子的天性啊。
●●●
颠沛之后,
回到了与市区相比安静了许多的大学城。
午后的风呼啸着刮过宿舍楼下的树丛,
风拂过大片树叶中发出“哗哗哗”的声音,
一瞬间错以为是下起了大雨。
换下被汗水弄得黏乎乎的白色T恤裙,
我打开电脑,把盛着热水的马克杯放在一旁,
一屁股在软软的座垫上坐了下来,打开优酷,
准备惬意的看完《春风十里不如你》的最新一集。
“啪嗒—啪嗒—啪嗒”
咦?什么声音?
是拖把倒下来了吗?
我看了一眼阳台,并没有发现倒在地面上的拖把,
而地面上有一滩水迹,
原来是T恤上的水滴到地板上的声响。
看来,要习惯一下千里耳的生活了。
比如,在打开水龙头之前准备迎接瀑布般的水流声。
打开手机,快递小哥发来了取件短信,
看了一眼书柜上的LED时钟,下午17点10分,
刚好到吃晚饭的时间,顺路拿快递,
取下衣柜上的挂包,踩了一双凉拖,
从药盒里取出两团棉花,塞着耳朵,出门。
走到天桥旁的红绿灯路口,
行人这边刚刚转了绿灯,
听到隔着两条斑马线的对面马路骑单车的男生和同行的女生说的话,
“连..连这个都会听这么清楚的吗?”
现在,
已慢慢习惯,
生活中每个声音都以比以往大了好几个分贝的形式出现。
若你看到我时,
我带着耳塞,
或者用棉花塞着耳朵,
请以正常分贝叫我,
我会听得到的,
相信我,是非一般的清楚。
●●●
文/诗琳
图/花瓣网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pkd.com/wazlyy/5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