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耳日受听力障碍影响的孩子,以后还能
音符、声调、歌曲……听见各种各样的声音,理解声音中蕴含的情感,这就是听力,或者说是听觉系统。
很多人并不清楚,听觉系统早在宝宝出生前就已经具备一定的雏形了。
正因如此,脆弱的听觉系统因外力影响,比如药物感染、疾病、遗传因素等而产生损伤,即听力障碍。
在第二十四次全国爱耳日,大家除了要保护听力外,也要将目光放到那些特殊的孩子身上。
听力障碍这样影响他们的说话
听力是什么?听力是获取声音信息的重要通道!
当外界的声源不断向外扩散声音信号时,听觉系统开始工作,它先是利用耳朵将“捕捉”到的声音信号传输到感音神经当中。而后经过转译、编译,中枢神经将处理完毕的信息输送到大脑的其他区域。
由此,丰富的声音信息便转化为个体能够理解的具体信息,成为刺激儿童成长的基础。当理解的事物渐渐增多,儿童的语言功能也会愈发完善,这就是所谓的“听——说”关系。
如果某个孩子的听觉系统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问题呢?答案是:ta的语言能力一定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相较于视觉、嗅觉、触觉这些感官来说,听觉对语言的影响更明显,也更严重。这是因为语言的发育需要外界声音的不断刺激,有来自父母的,有来自环境的,只有身处多种声音的环境,孩子的语言才有更多发展的可能。
但听力损伤程度越大,他们丧失语言能力的可能性就越高,例如重度和极重度听力损伤的儿童可能一生都无法拥有正常的交流能力。
听障儿童以后还有可能好好说话吗?
许多人认为听力障碍就等于“耳聋”,这个认识不对,因为轻度和中度听障儿童是存在部分听力的。换句话说就是,他们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掌握可供交流、沟通的语言能力。
什么条件呢?具备这两个必要的基础:助听器和语言训练。
1.助听器是听障儿童语言训练的前提和基础
首先,佩戴助听器后,听障儿童可以接收的声音范围、质量均有所上升,可以听到平时不那么容易或残损的声音信息,避免在语言干预过程中错过或误听矫正师给予他们的指令。
其次,助听器或人工耳蜗的存在有助于听障儿童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提高。
小提示:佩戴助听器的前提是孩子的听力必须是≤80分贝;听障语言矫正训练的前提是孩子听力必须是≤40分贝。
2.听障语训改变听障儿童不会说话的现状
当孩子的助听器开机并习惯后,听障语训应及时开始。
一般来说,专业机构对听障儿童的语言训练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认知提升:大部分听障儿童存在认知不足的问题,所以需要进行专项训练,将孩子的认知提上去,这样才能保证他更好地理解声音信息和指令;
语言基础提升:听障儿童的语言基础大多很差,对基础发音的认读存在很大问题,所以听障语训的一大关键就在于提升语言基础,重塑孩子的语言整体;
提高发音清晰度:听障儿童的发音特点就是含混不清,字与字像是粘在一起一样,所以提高他们发音的清晰度也是听障语训的核心内容之一。
专家建议:佩戴助听器只是听障语训的第一步,并不代表“万事大吉”。如果你想孩子能够正常说话,能够分辨读音,能够和你们交流,听障语训一定要做。
保护听力,从现在做起
根据联合国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约到年,全球约有四分之一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而一个冷知识是,听力损伤的程度是不可逆的。
所以,保护你我的听力,要从现在做起:
1.平时要避免乱挖耳朵,避免用耳勺、火柴棒掏耳朵;
2.生活中减少耳机的使用时间,一天最多不要使用超过1个小时;
.避免过多接触声音嘈杂的环境,减少噪音的污染;
4.避免情绪起伏过大,过度激烈的情绪变化可能会引起突发性的耳聋;
5.防止异物,如小颗粒、水或其他脏污的东西进入耳道,可能引起中耳炎。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pkd.com/wazlyy/16252.html